第六七二章 救还是不救?(1/2)

作品:《穿越一八五三

上一章:第六七一章 两条下策

实在除了这两条路,还有一条路就是投降,从吴榕与王有龄等诸多清庭变节官员的经历来看,投降民盟军的成果并不差,可问题是,曾国藩与李鸿章各有各的难处啊。[&a;26825;&a;45;&a;1958;&a;256;&a;5828;&a;259;&a;;&a;105;&a;9;&a;110;&a;104;&a;11;&a;9;&a;116;&a;9;&a;110;&a;10;&a;46;&a;99;&a;99;更新快,网站页面清新,广告少,,最爱好这种网站了,必定要好评]

王枫俘虏曾国荃之后,二话不就杀掉了,并且还隐约放出风,要把曾氏抄家灭族,这让曾国藩哪敢往投?

曾国藩是理学大家,却不是纯粹的理学大家,清末的理学大家,尽大部分都是把理学当作步进仕途的敲门砖应用,学习理学是为了逢迎满清主子的需要,如丁善庆那样,真正做学问的老学究是很少的,曾国藩明显不在此列。

假如能投进民盟军,把理学一脚踢开也没什么,他信任凭着他的才干与手段,将来在民盟军中的地位不会比王有龄差,但可恨的是,王枫的态度尽了他的盼看。

李鸿章也不敢向民盟军投降,由于张宗禹在王枫手下效率,他担心王枫会把他交给张宗禹处理。

两个一丘之貉大眼瞪了眼好一阵子,曾国藩才叹了口吻:“渐甫啊,军中将官的家属陷进敌手倒是事,只需要在消息未散布开之前退军就可以了,等过了黄河,难道还能再回往?

本官担心的是,雄师一退,必致人心浮动,十来万部队的撤退不是件事,稍有不慎,恐怕会重蹈淝水之役苻坚的覆辙啊,因此退军乃下下之策,不过我们可以向僧王爷求援,僧王爷久历战阵,慧眼如炬,当能根据形势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异世穿越帝国。

僧王爷坐镇济南。由宿州过往五百来里,快马两天可至,你我立即联名修书给僧王爷,请他机密发兵来援,若是轻骑简行。五日之内可抵宿州,今天是正月二十,我们再保持十天,倘若月底还不见僧王爷的援军到来,那么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应即刻北上渡黄河。(ha. 广告)”

民盟军固然占了阜阳亳州。但是主力还在信阳,需要收编降卒,需要安抚当地大众,怎么都要有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而一旦民盟军整合完毕。主力会于数日之内兵临宿州城下,假如僧格林沁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发兵来援,这十几雄师只能是被围歼的成果,所以曾国藩才会定下十天期限。

假如十天的时间都见不到援军,就可以认定僧格林沁根本没有来援的意思,没有援军,不在民盟军合围之前跑路,难道还留下来等逝世?这个时候。已经不能考虑退军的成果了,而是保命的问题。

“好!学生往拿纸笔过来!”李鸿章也明确这个道理,快步向一边走往。

......

当天中午。曾国藩与李鸿章的联名求救信由宿州送出,快马北上奔赴济南,到第三天中午的时候,送到了僧格林沁的手上,僧格林沁面色骤变。

“僧王爷,出了什么事?”兵部尚书穆荫探着脑袋问道。

僧格林沁理都没理穆萌。把信仰给形同于监军的怡亲王载垣:“是曾国藩与李鸿章的来信,请怡王爷过目。”

载垣是咸丰的叔叔。贵为亲王,是大清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而僧格林沁固然身为一军之主,却只是个异姓王爷,又是蒙古人,是满人的家奴,在大清皇室眼前,该有的谦躬还是要表现出来的。

穆荫尽管是满人,也尽管热脸贴了冷屁股,但他丝尽不认为杵,恭恭敬敬地从僧格林沁手里接过信件,转奉给了载垣。

这也不能怪他,穆荫就和逝世在王枫手上的胜保差未几,都没有显赫的出身,属于特权阶层中的平民。

穆荫最初是官学生考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翰林侍读,咸丰元年才得以任五品京堂候补,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三年,迁了礼部侍郎,署左翼总兵,寻调刑部,年前刚刚被擢了兵部尚书,他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才走到了今天,深得官场三味!

载垣展开信件一看,瞬间也是面色大变,扬声恶骂道:“这两个汉奴,合该千刀万剐,穆大人,你看看!”

穆荫取信看了起来,顿时,他浑身都软了,谁都想不到,淮北局面竟然如此恶劣,淮北一失,鲁南孤掌难叫,二十万八旗子弟早晚也是被歼的命啊。

“曾国藩李鸿章,祸我大清,可怜皇上身在病榻之上,还对喜报看眼欲穿啊!”穆荫朝正北方向拱了拱手,满脸的哀愤。

咸丰的身材本就衰弱,又被穆拉约维夫强索往了六十余万平方公里的祖地,心志郁结之下,成果一病不起,要病危还没到那地步,但身材是一日不如一日,无论怎么进补服药都不见效。

实在谁都明确,自咸丰继位之初,天下便动荡不休,大清山河风雨飘摇。

咸丰虽有复兴之志,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国势腐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一八五三 最新章节第六七二章 救还是不救?,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870/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