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九章 上表归服(1/2)
作品:《穿越一八五三》“皇上殡天啦!咚咚咚~~”
紫禁城里,丧钟声声,无论行人,还是住家,都纷纷探头看向了紫禁城的方向,在摇摇欲坠的国势中,咸丰到底还是没撑住,他走了,摆脱了,自己该怎么办?
尤其是旗人,咸丰一走,就仿佛主心骨塌了似了,满心哀哀,僧格林沁的不战而退,实际上即是掐灭了旗人拼逝世一搏的最后一丝勇气,要知道,勇气是个很玄妙的东西,鼓舞起来很难,泄往时,却如洪水一溃千里。
坐拥二十万雄师不战而退,固然领军的各位王公大臣都能摆出满满的一箩筐理由,可是下面的人不懂得,退了就是不敢战,连上面都不敢战,下面还如何再有胆气与民盟军作战呢?
尤其是时至本日,民盟军踞黄河以南立国,挟着立国之威,气势如虹!
只不过,让他们放弃北京逃回东北的深山老林又很不现实,两百年的富贵生活,旗人已经失往了在雪窖冰天里生存的能力。
“哎~~皇上走的还算及时啊,好歹未做那亡国之君,只是苦了新皇上喽。”街角,一声叹息幽幽传来。
与此同时,西宁府衙,左宗棠负手看向东南,久久不语。
左宗棠自从劝降了李续宾,首先掌控住汉中,然后沿着诸葛亮的旧路出歧山,进进甘肃,重要着手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劝降甘陕各府县团练绿营,第二件事是处理白民问题。
在劝降方面,左宗棠本就名看崇高,又背靠着民盟军的大树,鲜有人敢与他为敌,尤其是清军退回河北之后,谁都能看出大清完了,看风而降者更是不计其数。
而在白民问题方面,固然王枫没有刻意吩咐,但左宗棠是个地隧道道的民族主义份子。也是当世著名的大儒,对于外来宗教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感,尤其还是以汉人之身改信他教,在他眼里。这是范例的忘祖背宗行动。
连祖宗都不认了,还能指看左宗棠手软吗?
在汉白冲突中,他不管白民有理无理,一律判为无理,哪怕是汉民惹事在先。他也尽不迟疑的站在汉民一边,也就是,但凡有敢冒犯汉民者,杀无赦!
左宗棠的这支部队,在北西大地上杀的人头滚滚,屠杀自然激起了强烈反抗,可是他不怕,他兵器先进,还有汉民供给声援,往往一支几百人的分队。可以轻松屠灭来犯的数千白军。
在左宗棠的严格弹压之下,无数白民村被屠杀殆尽,那些所谓的领袖,大多数都被斩下头颅,挂在竹竿上示威。
剩下投降的白民,左宗棠倒不至于滥杀,而是请他们吃饭,不管男女老幼,有酒有肉,吃不吃?不吃就是逝世。就这样,又杀了一批。
除此之外,左宗棠还捣毁庙宇,破除十一税。破除一切与国法相抵触的教法,这又激起了反抗,但左宗棠的血腥手段不是盖的,白民在教头的带领下,不敢武装反抗,而是选择静坐示威。
左宗棠哪里管这些。静坐示威等同于谋反,他直接派兵围住,调大炮轰!
一年不到的时间,几百万人逝世在了左宗棠的屠刀之下,余众皆作鸟兽散,包含白彦虎及其追随者数十万人,全部甘陕,几乎很难再看到白帽子了。
“岳父!”见着左宗棠的脸色有些恍惚,陶桄忍不住道:“今天是王司令称帝的日子,您可想好了何往何从?”
左宗棠叹了口吻:“大清已经完了,淮军湘军二十万尽皆降了民盟军,王司令又对老夫推心置腹,何往何从何须考虑?只不过,老夫在西北杀害过重,担心会为王司令所不容啊。
那些背祖忘宗之辈不尊孔孟,专伺外教,老夫一怒之下,把持不住杀人的欲~~看,如今人都杀光了,倒是暗感有伤天和....哎!”
陶桄略一沉吟,便道:“婿认为岳父多虑了,岳父何许人也,王司令岂会不知?难道王司令预感不到岳父进兵西北的成果?非也,王司令早已明了,那么,他为何仍要委托岳父而不是派一员大将?
这或许是为了不使岳父夹在民盟军与清庭之间左右为难,却也明了王司令有借岳父凌厉手段铲除异教的心思,既然如此,以王司令的为人,又岂会把岳父推出抵挡?王司令本就是一不忌杀伐之辈。”
有些事,不需要交待明确,让你做,自然有让你往做的道理,左宗棠顿时精力一震:“老夫是当局者迷啊,哈哈,老夫立即向王....皇上上折,恳求正式回附民盟军,就由你替老夫走一遭,若有可能的话,尽量留在南京谋个一官半职。”
“我....”陶桄不解的看向了左宗棠。
左宗棠点点头道:“你素有贤才,留在西北偏僻之地毕竟惋惜,往南京当可一展所长,明日便往罢。”
“多谢岳父玉成!”陶桄心中一喜,施礼称谢。
所谓男儿志在四方,在这种时候,若是做儿女情长样子容貌,只会为左宗棠看轻。
第二天,陶桃带上随从,飞骑奔向南京,而南京在持续三天的喧闹之后,也终于恢复了安静,从十月四日开端,各部分开端运转,繁忙而又有序,当然了,再忙也比不上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一八五三 最新章节第七零九章 上表归服,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870/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