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三章 四十三帝(1/2)

作品:《穿越一八五三

‘哼!马屁精!’周秀英丢了个不齿的眼神过往,胡雪岩立时头皮发麻,光顾着拍王枫马屁了,却得罪了这位姑奶奶,于是为难的嘿嘿一笑,把头低了下往。←,

当然了,周秀英也不会真找胡雪岩的麻烦,况且她身为上海人,理所当然的以南朝为正统,在这一点上,她还是很赞成胡雪岩的观点,既然北朝不是正统,那么北朝的天子有什么资格配享祭奠?

“好吧,把拓跋氏移走确实有道理,那么刘玄德、司马绍与刘义隆为何也要移走?”周秀英问道。

王枫略一沉吟,便道:“刘备的发家史我们就不提了,历来成绩霸业者,没有一个轻易,每一个都是从风风雨雨中走来,刘备的经历没什么可自满的。

我要的是,自刘备进蜀以来,苛捐杂税,兵役沉重,八十来万人口,竟有十余万兵力,以至民不聊生,蜀地日渐凋零,至刘备逝世后,诸葛亮数出歧山,青壮丧失严重,国力过度虚耗,赋税再不足以养兵,因此诸葛亮临泽而渔,发行大号铁钱套取民间财富,民间怨声载道。

至邓艾以两千人自阴平道偷渡而来,蜀地高低皆降,可见蜀亡在刘备进蜀的那一刻就已注定,这样一对滥施民力,穷兵黩武的君臣,如何能称得上明君贤相?”

杨水娇停下手中的笔,反驳道:“刘备和诸葛亮之所以会如此,不就是为了北伐曹魏,收复汉室吗?”

“杨水骄。你还真信啊?”王枫投了个看白痴的眼神过往:“蜀国八十来万人口,魏国近千万人口。国力上的宏大差距,并不是一两次的成功可以补充的。

我打个比喻。狗你知道吧,都很凶的,见了陌生人会汪汪叫,而大狗恰恰相反,很少会对陌生人叫嚷,只会丢一个冷冰冰的警告眼神过往,为何?

由于狗气力不足,需要以凶狠来粉饰它本质上的衰弱,蜀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也是这个道理,他必须时刻露出自己的獠牙,从而使曹魏不敢轻易来犯,我这么解释你明确了吗?”

“噢!”杨水娇刷刷记下之后,又问道:“那后两个呢?”

王枫淡淡道:“宋帝刘义隆虽有元嘉之治,却性疑多忌,滥杀大臣,也有元嘉草草之败,一举断送掉刘宋三十年盛世。作为天子,他必须负重要责任。

而东晋历代君主,毫无可圈可点之处,朝政为王、庾、桓、谢轮流把持。元帝之所以能建康称尊,实是捡了东海王司马越狡兔三窟之计的便宜,要稍微有点作为的便是明帝司马绍。击灭王敦,克制豪强。在缓和吴姓与侨姓士族抵触方面施展出了重要作用,使社会浮现现安定发展的趋势。只惋惜英年早逝,否则东晋未必没有北克中原的机会。

算了,把明帝留下吧,再把隋帝加上,我固然很不爱好杨坚,却否定不了此人恢复汉姓山河的的重大功劳与对唐朝的深远影响,反倒是唐朝,没必要供那么多天子,来人,只留高祖、太宗、高宗与宪宗,其余诸帝全部撤走。”

“等一下!”苏三娘又拦住道:“高祖、太宗与高宗不用多,宪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宏大成果,并重振中心政府权威,史称元和复兴,确实可以留下牌位供奉,那么为何把玄宗往掉?”

王枫冷冷一笑:“唐朝就是断送在李隆基手上,自古以来,由盛转衰从未有过如此之急速,可见其昏聩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虽有开元之治,却并非他一人之功,而是他垂拱而治的成果,可是从天宝起他开端抓权,这一抓,奸佞之臣纷纷上位,可见此人既无治国之才,亦无识人之明。

我们可以把李隆基与汉武帝作个比较,这二人都是少年贤明,老来昏聩的范例,但汉武帝尚知轮台罪已,力挽狂澜,为昭宣之治奠定了基础,而李隆基晚年,亲手毁掉了盛世大唐!

更何况此人强夺儿媳,祸乱人伦,又有后宫佳丽四万,开创了中国历代帝王的纪录,他哪来的资格配享祭奠?要照我看,应当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王枫的话语中,透出了对李隆基的深进仇恨,苏三娘不吱声了。

在士兵们把唐朝牌位也清算过后,王枫这才道:“后唐、后周、辽金二朝,除周世宗柴荣,余者皆往,宋朝除太祖,皆往,至于元朝,因蒙古人即将与满洲人赴澳大利亚建立金国,因此蒙古人不是中国人,元朝历代天子自有蒙古人祭奠,皆往。”

王枫三个皆往,顿时,灵牌空了一大片,每个人都有把眼力投向了明朝一十三帝,这还能剩几个呢?

王枫也挨个看了过往,沉思道:“除太祖、成祖、宣宗、穆宗、皆往。”

周秀英赶忙提示道:“你漏了个仁宗吧?不是常仁宣之治吗?指的就是仁宗宣宗父子俩。”

王枫解释道:“我之所以不祭仁宗,只因仁宗禁止郑和下西洋,而同时代的欧洲,处于航海大创造时代,美洲、东南亚与菲律宾都是在这一时代被欧洲殖民,中国与欧洲的差距实际上也于此时被拉开,后来宣宗固然重启郑和下西洋,却一朝而终,我只能表现惋惜。”

蓝本帝王庙中供奉有一百八十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一八五三 最新章节第七三三章 四十三帝,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870/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