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二章 投靠俄国(1/2)

作品:《穿越一八五三

考夫曼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颧骨高突,眼力锋利,光头,留两撇胡子,一看便是冷毅果断之辈。

白虎彦上前一躬:“穆罕默德。阿尤布参见总督大人。”

“呃?”考夫曼倒是一怔,随即问道:“你通报的时候不是自称白虎彦吗?为何改用了个白白教的名字?”

白虎彦顿时现出了哀愤之色,咬牙切齿道:“自从家园被左屠夫灭往的那一刻起,人就不再是中国人了,穆罕默德。阿尤布是人的教名,现在,乃至以后,都一直是人的姓名。”

“哦?怎么回事?”考夫曼饶有兴趣的问道。

“总督大人,此事需从中国的白民起,中国白民自从形成,就与汉族同处一地,由于生活习俗不同,双方的曲解,隔阂日趋加深,特别是西陕甘,回汉杂居,俗尚各别,睚眦忿,本人情所不能无,白汉两族对于这种因习尚尽殊而导致的龃龉相仇杀,视为固然者久矣,咸丰年间,有些县份就时常产生大规模的白汉持械殴斗事件。

本来这也不上谁是谁非,官府秉公处理便是,然而,官府却利用这种抵触,采用以汉制白的政策,处处左袒汉人,凡争辩斗殴,无论曲直,皆抑压白民,汉人复持众欺负,不知白性桀骜,亿万同心,日积月长,仇恨滋深。

固然中国的白民从来没有明确在化上得到支撑的基础,以便向北京天子的权威矢志效忠,但我们已在中国生活了很多个世纪,我们的典籍里固然保持着对真神的特别尊崇,却也赞成儒家的三纲。

以前,白民尚能受到历代清帝的优遇,可以参加科举,很多人可以在武两途出仕,尽管职位并不是很高,不过。这一切从清乾隆二十七年(162年)开端全都变了,乾隆颁发了歧视我们的严格法律,例如,甘陕的白民犯了偷盗和抢劫罪必须充军到云贵。有时还处以毕生戴枷,这比汉人在犯同类案件时使得的笞刑要重得多,汉民和白民打官司时,裁决很少会对白民持平正态度,汉族官员本人有偏见。满族官员又通常左袒汉民。

由于司法不公,白民时常以武力反抗,这又加剧了清朝官员对以白白寺为中心的教权的疑惧,而汉民由于生活日益艰苦,也更加的敌视拥有土地和会做生意的白民。”

一名秘书点点头道:“我对中国的化有些懂得,在中国,儒家化被视为普世化,儒家价值观也被视为普世价值,作为外来宗教的白白教,往往被视为异端。有记载:白白教门异于中国者,不供佛、不祭神、不拜尸,所尊重者唯一天宇,见中国人修斋设醮则笑之,汉人则视白白守其国俗,终不肯变,结为党伙,为暴闾阎,以累朝之德化而不能驯其顽犷之习,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对于中国信仰白白教的白白族群的偏见和歧视更是甚嚣尘上。

雍正年间。山东巡抚陈世绾两次上奏,指陈白民罪状,恳求禁尽白白教,所奏内容虽为一己之辞。但这种思想在清国的官员中,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白虎彦立时找到了知音,眼睛都红了,激动的控告道:“大人,您的太对了,那些通过科举跻身仕途的白民官员。在布满歧视与偏见的官场之中,坚守自己的信仰是非常艰苦的,根据白白教规,真神是唯一信仰,禁食猪肉,禁止饮酒,但是他们不得不向天子以及其他崇拜的神或偶像进行跪拜,而天子赐宴或共同宴饮时,酒肉之禁往往不能守,凡以白籍服官者,荐擢至三品,即须出教,以例得蒙赏喫肉,而且还不能辞,辞了就是大不敬,轻则罢官,重则砍头!

就这还是清庭,本来民盟军颠覆了清庭,我们白民认为日子会好过一点,却没料到啊,民盟军比清庭还狠,那个王枫直接派了屠夫左宗棠进甘陕,不问是非,见白民就杀,短短一年不到,数百万白民惨逝世于屠刀之下,苟且活下来的,也被迫退教....”

白虎彦添油加醋的述了左宗棠在陕甘一带大肆屠杀的经过,然后他带着上万名男女老幼,侥幸逃出身天,不敢再呆在中国境内,趁着冬季,穿过新疆,一路奔往中亚。

甚至白虎彦还声情并茂的回想了一段流亡经历:“那个时候,正是冷冬时节,中亚很多处所都遭遇狂风雪袭击,牛羊冻逝世不少,山上的雪齐腰深,几乎天天都有狂风雪,有些深沟被厚厚的积雪笼罩着,很多人掉下往再也不可能上来了,多数带孩子的妇女、老人及伤病员都没有翻过那座山,而翻过山的人只剩下了一半,九成以上手脚都冻坏了,一些老人手脚指头都冻掉了....”

到伤心处,白虎彦与他的几名随从更是忍不住的失声痛哭,哭声中除了澈骨的仇恨再无他物。

考夫曼与秘书交换了个若有所思的眼色,又问道:“白....不,阿尤布先生,我尊重你的决定,我也同情你的遭遇,不过,你来见我毕竟有什么事?”

“扑通,扑通~~”几人纷纷跪下,白虎彦大哭道:“人自从率族人逃离中国以来,无时不刻不想着返乡报仇,奈何王贼势大,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好在天不尽我,人欣闻贵国举义师讨伐不仁,故愿率族人回附贵国,认为先驱,还请总督大人收留。”

“请总督大人收留!”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一八五三 最新章节第七六二章 投靠俄国,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870/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