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续(1/2)
作品:《出水芙蓉》母女俩的这餐饭吃了很久很久。这餐饭让张友琼明白了许多东西,也糊涂了许多东西。
是隔壁的尤素芬来了才打断母女俩的絮谈。尤素芬快活说:“友琼,今天来的。稀客噢!”张友琼也起身说:“素芬奶奶。”又接着说:“喊奶奶喊老了,就喊婶呵嫂的。”尤素芬说:“女巴女巴就女巴女巴,不能乱辈。”又望了下桌上说:“到乡里来了,就只有冇菜的饭啦。”冉腊娥说:“友琼硬不让弄什么菜,他们是鱼肉吃腻了。”尤素芬说:“冉女巴女巴,我上次看您自己做了曲子的。我相信您做的,小卖铺有买的我不相信。”曲子,是大县民间做米酒的发酵料,也称酒曲子。
小时候张友琼见过这玩意,知道是做米酒用,大了没有见过,也对它不感兴趣。
城里人尤其是单位人过年吃米酒到街上买就是了。有在街上叫卖的,也有在集市里摆摊卖的。
这几年好象一年四季都有买的。民间的做法是一代一代妇人传承下来的。
主要原料是曲花。中药学名称马鞭草,在四野路边到处都生有。取10至15个曲花,碾碎,用早谷米粉10斤和着做成荸荠大小的个个。
如果加进红花、甘草、肉桂,做成的曲子更佳。会使糯米酒糟更香甜。
米酒的做法,是用糯米泡好蒸熟,待冷却后,10斤糯米用三四颗曲子即可。
将碾碎的曲子和进冷却的糯米饭里拌匀,装入洁净无异味的钵内,原后用棉被或棉衣等包裹着,俗称酒窝子。
酒窝子可做在床头或避角处的草堆里,可先用开水瓶子温热,再放进酒钵捂好。
一夜一天可在酒窝边闻到酒香飘溢。这时,米酒就酿成了,及时取出。
米酒是在稼人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备的上等饮食品,也还是分娩坐月子妇女、发奶养乳的最佳饮食。
米酒发起的奶水哺育着一代一代的农家后裔。这种发酵酿酒的工艺还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工业领域。
先人传统的工艺更带来了现代高度的文明。冉腊娥从房里抱出个小瓷坛子,从上口里摸出几个曲子,又摸出几个曲子,放到尤素芬的手捧里。
尤素芬高兴说:“好了,有了。”冉腊又叮嘱说:“10斤糯米放三颗半就行了。超过四颗是不成的。”尤素芬答应着,又说:“去年过年,您不在家里,我还花钱在林伯铺子里买的。一钵酒酸不酸、甜不甜的,不知是个么怪味。只好倒给猪吃了。还是从我娘家端了一钵来。还好,翠翠今年考上了大学。不然,就是我把翠翠一生栽了。”妇人家对过年的米酒是有讲究的,米酒做得好,说明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全家安康的,生活就象米酒一样蜜甜。
因而马虎不得。她又接着说:“多少钱?我给得您。”冉腊娥绷起脸说:“你要给钱,你就去小卖铺买去,把曲子还给我。”尤素芬说:“哎哟,我不给钱还不成吧。友琼,看你的冉女巴女巴,好狠啦。”张友琼不说话,就滋滋地笑了。
不一会,尤素芬又来了,还提来20个鸡蛋。冉腊娥和张友琼正在为城里去过年的事分争。
冉腊娥拦住尤素芬,说:“嗨,你这是干什么哟!”尤素芬笑说:“友琼回来了,我是来看友琼的。我还怕你个老婆子没蛋吃。你喂了一笼鸡子。”她又对张友琼说:“友琼,在乡里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就是这鸡蛋还能撑撑面子。你不听你冉女巴女巴的,接了。”张友琼难为情说:“这怎么要得。”尤素芬说:“要不得,我把酒曲子退来的,呀。”冉腊娥这才说:“好吧。我真服了你,我收了。”邻里乡亲的,就是这么真诚友好的往来着,欠了一份情,恨不得还出十份来,不象城里人都关在自己家里,老死不相往来。
张友琼恳切说:“素芬奶奶,你劝劝我姆妈吧,我来接冉奶奶去县里过年的。家里的一切把您吃亏照着看。过了十五就回来。”尤素芬说:“我刚才进门时,是看见你们娘母子的像色不对头啰。”张友琼说:“就是为这事。”冉腊娥将鸡蛋放到内屋去,把空篮子递给她。
说:“那我就不要脸了,给您空蓝子的。”尤素芬说:“看您说的。”她接着说:“冉女巴女巴,刚才听友琼说了。这是好事,也是他们的孝心。您就顺了他们。等您攲老八十了,还得靠到他们跟前去的。”冉腊娥执拗说:“真要到了不得动的时候,脚一抻,眼一闭就去了,有什么犯难的。”她说得那么轻巧,对死的概念,似乎是那么淡薄。
仿佛死也是生,生也是死似的。一个人真能生活到这种境界的时候,心境就一定是很坦然很宽广的了。
尤素芬又进一步说:“您是不是不放心,我给您看家呀。”冉腊娥淡然说:“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几片破瓦,几块烂砖,你还搬了去不成。那不是弄糟你的楼房。”尤素芬顺势说:“那您就同友琼去了。”冉腊娥坚持说:“我在这里过了半辈子多了,这次回来了,我再是不愿挪开半步了。”老人的心啊,真是揣不透。
她尤素芬还打算老了去跟翠翠到城里享受去的呢。对于冉腊娥的再三拒绝,她有些无能为力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出水芙蓉 最新章节第四十九章续,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93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