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十五节(2/2)
作品:《丁香开过》自己看的。出来一趟不容易,怎么也得长点知识,才不虚此行吧?这些东西都是有历史和化内涵的,我们行迹匆忙,走马观花,岂不是辜负了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和化瑰宝?”他认真的答道,“道教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本土宗教。它的历史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就连我们的始祖轩辕黄帝都一个典型的道教发烧友,最后得道成仙乘龙上天去了,还有写下《道德经》的老子李耳,最后也是骑着毛驴出了函谷关,得道成仙了。我们时候听过的神仙故事多数都与道教有关,你看过那个叫《崂山道士》的动画片没?讲的也是学道修仙的,还有《西游记》,虽然是个佛教故事,但很多故事情节都有道教的内容和元素,很有意思的。”
“你照这么一大堆回去干嘛,向人展示吗?恐怕没几个人看得懂吧?”我揶揄道。
一直觉得,游览名山大川对于我这样的人来就,也就是看看走马观花看看风景,什么历史化,人风物都是多余的,无睱顾及也不感兴趣。但齐志远却不一样,他好象对什么都充满了孩子似的好奇,手里的相机就没停过,除了拿我做人肉背影拍拍风景外,对什么楼阁殿宇,摩崖石刻,牌匾碑,造像雕塑,奇花古树无一例外全部秒杀,光这还不够,还时不时的与路边遇到的商贩或者长着长胡子的牛鼻子老道攀谈几句,问长问短问东问西的,惹得我心下觉得他有些迂腐好笑,像极了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山高林密,望之蔚然而深秀。看着眼前的美景,竟不知如何来形容,想着欧阳修老先生笔下的琅琊山也不过如此,只是少了高山飞瀑的热闹没了四时变化的色彩,鸟鸣山更幽,宁静得深邃而纯粹。一路走着,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游人,也渐渐融入这漫山遍野的绿波之中,变成了这山中的一抹亮色。
俗话,望山跑死马。山顶就在哪,可对我来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虽是矿区的孩子,却因为从身弱多病,几乎是在父亲的背上长大的,爬山真的不是我的强项。与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齐志远。人家一身简洁得体的卡帕运动装,脚穿着耐克登山鞋,大步流星拾级而上,整不整得就把我落下个十多米,看我累的气喘吁吁地,玩命的追赶,又不得不停下来等着我。遇到湿滑的路段,或者是崎岖陡峭之处,他也会很绅士地伸手拉我一把,这让我多少还是心存感激的,但也仅限于此,一想到他在办公室时那副资本家鹰犬的嘴脸,顿觉索然无趣。他似乎并没有察觉,一路饶有兴致地给我充当免费导游,每到一处景点,都会如数家珍地讲解一番,什么建福宫、五洞天、天师洞的,念念有词的,不了解的还以为他对这里有多熟似的,其实呢,不过是昨天看了半晚上的旅游指南。就这一点来,我还是蛮佩服他的那个过目不忘的脑袋瓜和提前做功课的好习惯,这也许就是他能在这个皇亲国戚扎堆的企业里脱颖而出的原因吧。
“噢,没事!”我淡淡地答道。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而他也有些不知所措,不敢贸然往下了。
“你……没事吧?我开玩笑的……别在意”看到我默然不语,齐志远有些疑惑,以为真的戳到了我的伤心处。
齐志远的一句玩笑话,瞬间让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二十四岁了,还没有正而八百地谈过一场恋爱,不知道该庆幸,还是该悲哀。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愿提起,但是也不会忘记的人,但于我而言无论是张岳晨还是吴,都只是我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至多不过风过竹林、雁渡寒潭,既算不上轰轰烈烈,也谈不上铭心刻骨。有时候我也在想,难道,真如铃子所,我的心又硬又冷,很难暖热,还是我太过理性,在感情上天生反应迟钝?
本章已完成! 丁香开过 最新章节第三章 第十五节,网址:https://www.xbqg9.net/29/2999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