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1/2)
作品:《血棺材》诸葛五问我:“怎么样?现在还决定去吗?”
“去。”
“既然决定了,明天一早出发。老吕,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
“都准备好了,我已经让常书带到周至,这会儿估计已经到了。”
之后,诸葛五做了一些简单的安排,老吕去买车票,明天一早出发。不过中间还有一点插曲,诸葛五让我在外人面前必须叫他“五哥”,他才同意带上我,反正又不是多大点事,也就答应了他。
第二天天不亮我们起床。上午十点的火车,直达西安。
一路无话,两天后的下午才到达西安。下车后,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在车站接我们,经过交谈,这人正是老吕提到的常书。他皮肤白皙,中等身材,看起来更像个书生。
常书带我们到一座四合院,是他们的落脚点。进了院子,五哥询问常书此次过来是否顺利。
常书道:“还是老方法,通过军区物资运过来的东西.”
然后带着我们进入堂屋。一进屋门,就看到地上放着四个木箱。常书一一打开:“有洛阳铲、蜈蚣挂山梯、铁伞、探阴爪等,还有我刚弄到的二战时日本用的防毒面具。四把6步枪,一把m16自动步枪,老美的,弄这玩意可没少费了功夫。侯爷,这是我珍藏的勃朗宁,专门给您留的。”
看着满屋子的违禁品,我顿时觉得应该重新认识这几个人了。
五哥摆摆手道:“这东西我用不惯。”
我本以为五哥不喜欢这类的手枪,可能会挑选那把m16。后来听常书才知道,五哥只喜欢冷兵器,特别是长匕首。检查完毕,常书拿出一堆旧衣服让我们换上。一水的军绿色,那年头,就流行这个。我挑了一件,胸口还挂着主席头像的勋章。我随手摸了一下口袋,里面有一个红色本子,打开竟然是一本证件。
常书看我手里拿着证件便道:“这是你现在的身份,科考队的。等会你要背下来,省的麻烦。”
我们六个人,六把枪。五哥不用,我便分得一把6式步枪。以前在民兵团用过汉阳造,那枪比较糙,跟6式差太多。
晚上睡的很香,把一路的风尘和疲劳都给睡没了。早上常书找了一辆驴车,赶车的车把式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常书特意让车把式装了半车稻草。一切物资都藏在稻草下面,我们躺在稻草上,道还真有些惬意。
路上听常书我们要从黑河进山,往前走不多远毛驴车就进不去了。有将近上百里山路只能步行。
刚到这,车把式停车叫我们:“同志,前面过去不了,只能把你们送到这里。”
我们下车,把物资全部卸下来。看看日头,快要晌午了。常书给车把式五十块钱当做劳务费,车把式什么都不要。最后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勉强收下二十块钱。他这一个月都挣不了这么多。临走时告诉我们,如果有什么困难,就去路过的最后一个村找人,提他名字,好使。
分配完物资,每人负重四五十斤。这是我第一次走这么难走的山路,刚开始有些吃力,渐渐的也就习惯了。进山之后,就由刀疤在前面带路。
夜幕降临时,山里显得格外的清冷。好在我们穿的衣服够多,加上长时间的跋涉,并不觉得冷。
刀疤指着前面道:“再坚持一会,前面有几户人家。我之前就是在那借宿,他们人不错,而且还有自家酿的高粱酒。”
听到刀疤的话,我精神了许多。最起码不用在这荒山野岭露营了。不多时,便看到前方有两三盏昏黄的灯光,想必是点起的煤油灯。靠近之后,才看到这里已经算是一个的村子,至少有十几户人家。可能是我们动静太大,引起阵阵狗吠。听到动静的山里人纷纷出来观看。
刀疤喊了一句:“老乡,是我。”然后快步走到一个村民面前了几句话,其他人渐渐散去,只剩下他之前交谈的那个人。刀疤摆摆手示意我们过去,然后跟着那个村民一起进了一家农舍。
落座之后,刀疤道:“侯爷,我已经安排好了。不过他们这几天下雪,以前我们去的那条路现在过不去了,得从后山斜穿过去。他们可以找几个向导带咱们进山。”
五哥点头表示满意。没多久,这家人就端来了烤鹿肉和高粱酒。吃完晚饭,这家主人安排我们住宿。山里人几乎没有什么亲戚来往,所以也就没什么客房。只能临时收拾一间房间,我们七个人全挤在里面。
第二天一早,门口来了四个汉子,领头的正是我们借宿这家的男人。他看我们都起床了,便走过来道:“同志,这是你们让我找的向导,都是我们这打猎的好手。他叫大成,我堂哥,这个是建国,这是卫民。我叫林山宝。我们几个都去过几次太白梁,对那里还算熟悉。不过这个季节山上随时会出现风雪,以太白梁的地形,会非常危险。你们到了那里尽量不要多做停留。”
常书将所有物资分了分,我负责带着干粮和水,相比其他人要轻松很多。吃完早饭已经是上午七点了,我们开始徒步进山。听刀疤,到阎王沟至少还有两三天的路程,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血棺材 最新章节向导,网址:https://www.xbqg9.net/3/3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