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军情急报(1/2)

作品:《摩云剑

金山城,坐落于大别山北麓,金沙河的岸边,原是一片稀稀落落的镇,自从十多年前在附近山岭中发现金石矿脉以后,镇逐渐变成了如今的繁华之地-http://-

-

夜晚的金沙河畔,虽然比不上秦淮河边的十里花灯,但也是花船锦绣,歌舞升平,成了名副其实的‘销金窟’,数以千计的走卒商贩,达官显贵在这里寻欢作乐。[][].[][].[]

此时,在金山城的一处深宅大院当中,一位中年士却眉头紧锁,端坐在晃动的烛火之下,脸上笼罩着与这个纸醉金迷的夜晚不相称的阴霾之色。

“砰”的一声,屋门被人猛的从外推开。

中年士受了惊吓,却没有追责来人的鲁莽,而是站起身紧张的问道,“怎么样,有消息了?”

“回太子殿下,鄂岳节度使岳隆安,正在筹谋造反,证据确凿”,来人答道。

“这次的消息可靠吗?”

“我们派去的人联络上了鄂州太守蔡廷筠,据蔡大人亲口所言,岳隆安已经和南唐秘密书信来往多时,而岳隆安也早已坚定了投靠南唐的决心”。

“他们起兵的时间可知道?”

“蔡大人不知,不过两天前南唐派来鄂州的秘使被蔡大人抓获,并搜出了蜡丸秘信,按照蔡大人的猜测,岳隆安发现使者失踪时就会被迫起兵,估计就在这两天了,请太子殿下早拿主意”。

这位被称为太子殿下的人,就是当今燕王,尉迟正。

十年前还不是太子的他,就被派来此地兼领义阳太守,统略金山城矿山开采及冶炼事宜。

正在奏报之人,是太子手下的行军司马候万朝,他也是刚刚得到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报,衣帽未整就急跑着来觐见太子,此时的他也没有从刚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

太子思虑了良久,还是没有下定决心,于是开口问道“我们该怎么办?”

候万朝答道,“为今之计,只能尽快撤离此地,岳隆安有数万人马,一旦来攻,这金山城可是无险可守,无兵可调”-http://-

-

太子有些犹豫,又问道“岳隆安在金山城肯定也有耳目,我们这边一动,可能就会走漏风声,他们要是立即动手怎么办?由鄂州到金山,一去一回,骑兵最多也就三天的时间,我们人车同行,可跑不了多远”。

候万朝也不敢出什么主意,只得道“要不要请张宝善和郑达师两个人过来商量一下?”

太子点了点头,没有话。

张宝善官拜马军都虞侯,郑达师算是太子的幕僚,顶了个随军判官的差使,两人一武一,长伴太子左右,皆是太子倚重之人。

两人来了之后,候万朝又将情况了一遍。

郑达师当即道“候将军言之有理,我们应当即刻离开金山城”。

郑达师虽身处军中,但平日还是长衫打扮,为人作事倒也干净利落,但和军中那些大老粗比起来,难免有些酸腐之气。

“那我们又当往哪儿去呢?”太子问道。

郑达师仿佛胸有成竹,接着道,“往西我们可以兵指义阳城,义阳城墙高沟深,易守难攻,应当可以据险待援”。

张宝善反驳道,“我们金山城山上的劳役就有两万人,粮草向来只有十日积存,即便是抛下役民不问,如果被困在义阳城,粮食最多也就支撑半个月,到时候援军不到怎么办?”

张宝善一生从戎,积功受赏,成了太子手下数一数二的猛将。此人确实有一副武将的风范,膀大腰圆不,一身的甲胄从来都是乌黑发亮,起话来也是粗声粗气,与人吵架一般。

听了张宝善的话,郑达师也不着恼,继续道“第二条路是往东走,坐船顺流而下,两天后即可到达淮南道境内”。

这次太子摇了摇头,道,“淮南节度使马明道也不是可信任之人,他和岳隆安存有私下交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送达师叹了口气,又道“最后一条路就是往北走,空过豫州平原直达京都洛阳”。

张宝善的大嗓门又响了起来,“刚才都了,往北走全是陆路,不出五天就会被敌人的骑兵追上”。

郑达师笑了笑,道“那咱们就三路齐发,实实虚虚,让他们无从追击”。

“那不是凭空分散我们的兵力吗?”张宝善还是不同意。

“我们可以临时招募一些散兵游勇,以壮声势,再以现在的形势,将兵力集于一处也没太大的用处,敌人更容易将我们围而歼之”。

张宝善还要话,太子抬手制止,问道“哪条路实,哪条路虚?”

郑达师回道,“水路为虚,陆路为实,另外我们可以快马报与京城及沿路军府,让他们派兵接应,这样在敌人大军到来之前我们还有机会逃脱”。

张宝善这次没有反对,而且提议道“我建议太子殿下率领一队轻骑先行,由我来押运粮马车辆殿后”。

太子点了点头道,“此事明天再议,张宝善你现在就去召集马军,带足口粮准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摩云剑 最新章节第一章 军情急报,网址:https://www.xbqg9.net/30/30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