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药局(1/2)
作品:《摩云剑》事发当夜,义阳城,申州太守府。[][].[][].[]
戌时三刻,下人来报,“义阳县令齐大人来访”。
“请”,申州太守宋明博吩咐一声,放下手中的书向中厅走去,才刚一落座,就见县太爷撩衣跨门而入,拱身一揖道,“参见太守”。
太守指了指案几旁的凳子让道,“来,先坐下喝杯茶,你我同城为官,朝夕相见,不要这么多礼,不然你这个官儿做的也太不痛快了”。
“谢太守”,县令道了谢方才落座。
“行会闹起来了?”太守问道。
“没啥大事,只是多年的旧例有所变化,山里人不太熟悉,起了误会”。
地方上药价涨了两倍,齐县令很是着急,可惜他还无权过问,今天特地前来拜访申州太守宋明博,是想让他出面惩治一下这些奸商,或者至少能规劝一下。
齐县令不知如何开口,只好又斟酌了一下,心的问道,“太守可知咱们义阳城来了什么贵人?能否告知下官,下官以后好有个章程”。
“我也不知道啊”,太守言语中带着些许愤怒之意,完站起身来,在屋里踱起了方步。
宋太守转了两圈才又开口道,“自打三十多年前高祖立国,江南的荆、唐、楚等名义上都奉我朝为正宗,每年倒也奉绢纳贡,但前提都是要求边关通商,另外当今皇上主政后对百姓体恤有加,不仅放松了一些紧俏物品的管制,还特别提高了行会的地位,坊市买卖之事地方上不得擅自干预,只要他们不触犯刑律,我们也没什么办法”。
齐县令听完就要站起身来回话,不过太守按着他的肩膀又让他坐下,继续道,“我知道他们又找来了葛廷龙,这样做摆明了是在跟我们衙门叫板,你也不要放在心上,我已经给淮南道节度使马大人写信禀明此事,相信不久就会有消息传来”。
齐县令再次起身回道,“下官怎会因个人名声争一时之长短,只是下官的面子事,影响了当地风气事大啊。去年大旱已致流民增多,城中百姓动荡不安,下官本意想清缴一下民间恶瘤,以提振民心,但如今葛廷龙之辈又在四下城门横行无忌,恐将激起民怨”。
太守招呼齐县令复又坐下,慢慢道“此事不得不防,这样吧,你尽快手书一本陈明利害,你我共同具名送与朝廷,万一有事发生也好有个法,我明天会去找一趟义阳的团练使单秉阔大人,向单大人打听一下有没有什么消息,顺便让他提防流民作乱的事情”。
齐县令当即答应下来。
太守又道“自古以来榷税之利不仅朝廷盯着,商人也盯着,就拿盐来,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地里又长不出盐,想吃盐就得出去买,而整个中原的产盐区就那么几个地方,用不上一万人就能将所有的产盐地攥在手里,到时候盐是个什么价还不是自己了算,也是因为如此,自从安史之乱以后盐税已经占了朝廷税赋的一半”。
齐县令答道,“看来是有人看清了这个法门,想在药材上做同样的章,将药材买卖都控制在自己手里,只是行医问药关乎百姓生死,岂能由着他们胡来,另外这个口子如果一开,其他行业有样学样,那老百姓可没有好日子过了”。
太守笑了笑,道“这事你倒不用太过于担心,药材买卖向来门道颇多,就拿灵芝来,高丽芝和本地芝大模样都差不多,但药效药性和价格却有天差之别,非是懂行之人弄不明白,所以只要控制了这几个懂行之人也就控制了药材买卖,而且药跟盐一样,生病了就得吃,但是其它行业这样整法估计是出力不讨好。”
太守的有点口干舌燥,喝了口茶继续道“前朝的酒禁你可知道,私酿酒糟都会被杀头的,不也没有将民间酒窑禁绝吗,那又是为什么?还不是因为酒谁都可以酿,所以不要太担心其他人会效而仿之”
齐县令还是不死心,接着劝道,“义阳城这两年愈见繁华,课税增长迅速,为朝廷和地方做了不少贡献,要是坏了原有规矩影响每岁税入,朝廷问责下来,罪过可是会落在地方官头上,还望大人早思良策”。
这倒是个不确定的变数,太守想了一会儿道“跟这些商人有关的税也就是户税,他们不是将药的价格提高了一倍么,我们将他们的税也提高一倍。这些商人也是太平日子过长了,就兴起些妖蛾子,我们且别作打算,如果不影响地方税收就随他们去吧,否则收拾几个奸商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齐县令道,“药局的事情法无明,但是商行和医行的掌柜大多都还支持,下官也不便出面干预,只是这事往下属于强买强卖,往上这样做法有僭越之嫌吧,只有盐铁茶是朝廷专署经营,所得银两也充入官库,药局这样做明明就是越制”。
太守道“这些事情朝廷里也多有议论,这些年来行会发展壮大,有些人颇有家财,偏偏行事又不甚检点,再加上哪个行当都会出些不肖之辈,听为这些事情朝廷上也频多参劾,要求皇上限制行会的权力。不过这些行头确实也已经上书朝廷,将成立药局的事情的明明白白,只是朝廷还没有议定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摩云剑 最新章节第三十三章 药局,网址:https://www.xbqg9.net/30/3067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