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章 十六岁,新纳的(2/3)
作品:《大明春》跑过两条街,前面便是王府巷了,这巷子和一般巷子不一样,两头各自有硕大的牌坊,上头写着[旌表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原本只有徐国公一家,后来永乐时候魏国公恶了皇帝,徐家就被割出去一部分,成了当时锦衣卫指挥使的别宅,后来一直就没归还,如今就是乖官的宅子了。
这就是所谓的大功坊了,事实上,乖官还特意抽时间跑出来考据了一下,最后确定,金庸他老人家是胡诌,大功坊没有密道,徐家恐怕也没那么多银子,若论如今大明谁的银子最多,应该就是他郑国蕃了。
快马到了门口,他翻身下马,门口有仆奴赶紧迎上去,接过马缰,就把马儿牵到旁边,那管家蒲观水迎上来,“少爷,您今天出去,有十数位官员递了名刺前来求见,我按您说的,请董少爷过目,董少爷见了数人,还有些就没见……”他一边跟在乖官身边一边絮絮叨叨把一天的事情说了,末了就有些犹豫,乖官察觉他有话,就停下脚步,“怎么?”
“茶茶小姐带着两位小小姐过来询问,说为何这些天一面也见不着少爷……”蒲观水到底是老练的管家,论处理家宅的本事,赤霞老爷只好给他当徒弟,像是这种事情,却是不能瞒着的,若是一般的小事儿,倒是不一定劳烦少爷。
乖官有些挠头,这个,哎!女人多了,也是没法子啊!忍不住就长叹,“看来这次进京,要问姐夫讨教几招散,这庞大的后宫该如何管理。”旁边蒲管家一听,顿时脖子一缩,赶紧就把嘴巴紧紧闭上,一句话儿也不敢多说。
在原地站了一会儿,他转身就往扶桑诸公主所住的园子去了。
这如今的郑宅可是从魏国公徐达家里头分割出来的,作为大明朝首屈一指的勋贵,徐达在晚年为了避免太祖忌讳,更是大肆修建园子,表示自己毫无野心,故此,即便是分割出来的,那也是好几个园子连成一片,走上一圈,也要个把时辰的,乖官就把其中一个园子专门给扶桑诸公主居住,作为白宫殿下的侧室,哪怕是名义上的,这些公主不管是心甘情愿的还是心不甘情不愿的,除非扶桑叛乱,不然这辈子基本上是跟定了乖官了。
就像是传闻薛五儿不给牧九公面子,牧九笑而不语,那是为了每年四十万的脂粉钱,乖官哪怕只是看在石见银山的份上,也要对这些公主们有所交代,何况扶桑每年的利益何止一座银山。
园子上头的名字[秋叶原]三个字是董其昌写的,写完了还问乖官典故何在,乖官笑笑,心说我就不告诉你。
在秋叶原陪茶茶三姐妹玩了会子叶子牌,和誾千代姐姐喝了两杯茶,吃饭的时候意银了下阿市,这一天,便算是过去了。
第二天,乖官还在睡觉,就被曹鸳鸯给闹醒了,曹鸳鸯自然进不了他的卧室,可人家和小倩姐妹相称,轻而易举就混进来了,理直气壮瞧露两点的乖官穿衣裳,可见女子看少年琳琅如珠玉,总觉得养眼,要多看两眼的。
她这几天和那位郝文珠排练戏曲,今儿就是专门来请乖官,要他给两人指点的,毕竟,乖官可是写本子的人。
在曹大家要求下,乖官把他那身穿了最帅的儒衫穿在了身上,便是衣衫上头有修竹的,这衣裳说实话穿出去未免有些招摇过市的感觉,不过曹大家强烈要求,乖官便也勉为其难,无非就是一件衣裳,看他穿衣,曹鸳鸯在旁边眼神迷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虽然比乖官大,虽然知道自己不可能,但依然很喜欢如此这般,站在旁边欣赏他。
这真是一个如珠似玉的男子啊!曹鸳鸯忍不住就想。
那位郝文珠素有文采,何况这算是不重要的私事,乖官就没带锦衣卫孙应龙孙千户了,想去带小督一起顺便逛一逛南京城的,随即觉得不妥,就轻身带了樱井莉雅,三人从偏门出了府。
如今的南京,可说是靡靡之所,南市十六楼名满天下,这还算是高档地方,还讲究个卖艺不卖身,当然,也并非真的不卖,只是要讲究个你情我愿,而出了城,更是记院林立,即便南门一出城就是所谓的四百八十寺。
明人记自己也说[近世风俗银靡,男女无耻,城外娼肆林立],这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就像是一个妖娆的妇人,薄容轻纱下,隐藏着无数见不得人的勾当。
这烟花繁盛之地每年产生的税收脂粉钱足有四十万,谁也不愿意来打击这个事业的,即便是海瑞海刚峰,也没批评过,海刚峰死的时候身无长物,遗产不足十两银子,的确叫人佩服,可还遗留下两个小妾,十六岁,新纳的。单只用好和坏两个字来形容人的一生,何其难哉!
司马相如当年甚至对汉武帝说过[仁者,道也。道者,阴阳也。臣狎记,为阴阳故,未娶,为恕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春 最新章节223章 十六岁,新纳的,网址:https://www.xbqg9.net/31/3112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