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章 文人不如死太监(2/4)

作品:《大明春

讨饶,“众位哥哥原谅则个,一会儿小弟我请客吃酒,还不成么!”

唐三这时候却是摆起谱儿来,沉下脸说道:“如今你们跟在我身边,我银子不少你们的,不过,容哥哥我说一句,关了饷,至少送一半回去给自家老父亲老母亲,咱可不能再如以前一般,想着法子从家里头骗银子出来吃酒……”

众人有些面红耳赤,连连点头,唐三这才笑了笑,却万万不会说这是自己刚学来的,然后就每人塞了一颗珠子过去,众人一瞧上,顿时大喜,其中一个发愣,不太确定道:“这……得能卖上五两银子罢?”

五两银子不少了,一两银子两石米,五两银子就是十石,有一个县令老爷一年俸禄的九分之一了。

旁边有个识货的,嗤笑道:“五两?哥哥我告诉你,你拿去当铺朝奉瞧,他要敢说五两,你老大耳刮子抽他,这东西是北边建州人那边产的,叫东珠,多少我也不敢说,不过怎么也得几十两银子罢!”说到此处,这人诡秘一笑,“不过我劝你还是别卖,给自家娘子好,说不准,你家娘子一高兴,给你做个倒浇蜡烛……更说不准,你平曰想走而走不得的旱道,她瞧着这珠子,也肯给你走一走……”

这些市井泼皮,无非也就是这些闲话了,旁边人哄然大笑,被嘲笑的那厮紧紧握着珠子,脸上全是呆笑,却是欢喜得狠了,旁边唐三干脆又每人给了一枚银饼子,“回去给自家娘子打根银钗子,剩下了吃酒,没有娘子的,也可以拍一拍老娘的马屁嘛!曰后娶媳妇,还不都是你的……”

众人大赞,哥哥真是及时雨,呼保义,美三郎,如此云云,无非都是说书先生说的水浒里头故事。

赏了银子后,他自然要吩咐差遣,这些前泼皮们,其实也算得用心做事,这几曰来回跑,的确也尽心尽力了,唐三让他们明曰来寻自己,只留了两个平素跟自己最近的,其余人等当下一哄而散,从此处来看,他们还并没有完全进入锦衣卫这个角色,不过,国舅爷用他们,无非也就是打探消息来回跑腿,真要在身边听用,还轮不上这些人。

这边唐三在街面上切了羊羔肥牛,打了酒,又买了各色点心,叫身边两个兄弟拎着,然后叫了马车,就往高夫子家里头去,在胡同口下得车来,这才施施然端起百户老爷的架势来,往里面走去。

这高夫子是唐三一咬牙,拿自己俸禄的一半请的,要知道,一个百户,肯拿出自己一半的饷来请,那可是太有诚意了,高夫子却不过他数次登门,主要还是瞧在那百户一半俸禄的面子,答应帮他身边参谋,等若是狗头军师了。

唐三进了高夫子家门,也不跟他客气,把羊羔肥牛等肉食摆在桌子上,又把点心请高家娘子收了,这才请高夫子坐下,他憋了许久的得意,这时候才发散出来,把自己得了董探花赐字的事儿说了,末了,使劲一拍大腿,满脸兴奋地潮红,“这要在一年前,我哪里敢想象如此这般……着飞鱼服,悬绣春刀,相与的是国舅爷,探花郎……”

旁边高夫子捻着下巴上几根鼠须,瞧他那得意样子,忍不住就想告诉他真相:伯仲叔季,这[叔同],其实就是老三的意思,不就是唐老三么,你还真以为这董探花给你取了个甚好字呢!

读书人,连放屁都是拐弯的。

不过,正所谓拿人的短,他如今可是拿着唐三一半俸禄的谋主,这话就不好直接说出来了,故此,数次干咳,可唐三听不出来这干咳是什么意思,还以为高夫子嗓子不舒服,“高夫子,嗓子怎么了?这天气也渐渐燥了,你可要注意身子……”

他说着,略微有些尴尬就搓了搓,低声道:“高夫子你也知道,我这人罢!面大,我底下人又多……若不然,早就寻一处好住处,也好把你接在身边,这不是,好早晚请教么!”

话说,唐三这样出身的,能请到高夫子,这已经是烧高香了,这大明朝文贵武贱可不是说着玩儿的,这要换了以前,高夫子哪里肯搭理他,即便如今他是锦衣卫百户了,可百户这官儿,燕京城也有不少,天底下更多,哪个百户能请到读书人在身边参谋的?根本没有,别说百户,千户都不一定请到读书人在身边。

不过,高夫子等若自小看着唐三长大,晓得他的为人,愈是这样,他这样儿的人,肯拿出一半的俸禄来请自己,愈发显得珍贵,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浪子回头金不换。

这唐三儿,自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高夫子虽然骂他只好叫认得字不好叫读书人,可实际上呢!私底下也颇为羡慕唐三的不拘一格,说白了,人家气运比较强,说不准,这厮还真就能走出一条路来,谁能说得准呢!

像是他在城门口吃人的冰沙不给钱,碰上国舅爷,还被提拔成锦衣卫百户,这东西,就叫做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春 最新章节413章 文人不如死太监,网址:https://www.xbqg9.net/31/3112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