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子矫诏(2/3)

作品:《锦绣山河

国仇,家恨。

他不是个彻头彻尾的恶人,否则就不会往奉迎太后回宫。这家伙只是胆子小,被金人一吓,就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抖抖缩缩地就登了皇位。如今见着这份血淋淋的诏书,简直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念!”赵瑗厉声呵斥。

张邦昌哆发抖嗦地念了。

血诏上说,要逝世守国门,不让予金人一丝一帛。

血诏上说,要挥师北上,往五国城将所有人接回来。

血诏上还说,勿忘燕云,勿忘热血男儿志,勿忘靖康。

“汝可奉诏?”赵瑗一字一字地厉声喝问,背着阳光,愈发像索命的厉鬼。

“我……我……”张邦昌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容貌,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一拍桌子,从龙辇上跳了起来:“你又是谁?凭什么要本官奉诏?本官只认官家的亲卫内侍!”

他口中的“官家”,便是柔福的长兄,宋钦宗赵桓。

看样子,张邦昌是真的吓坏了,下意识地喊出了“本官”,而非“朕”。

“只认官家,不认太上皇?”赵瑗根本不怕,依旧一字一字地恫吓他,“没有太上皇,何来官家!太上皇体恤大人为金人所胁,特地下此血诏,为的就是给大人一条生路,大人竟不识么?”

张邦昌开端发抖起来。

他被金人强行扶上龙椅,钉逝世了一条谋逆之罪。若是挥师北上,败了金兵,抢回二帝,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若是现在被赵氏皇族逮着了,那尽对就是一个连累九族的下场!

“大人?”赵瑗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张邦昌又是一个发抖:“本官如何确认,你这份血诏,是真是伪?”

唔,这位张大人,倒是心细如发得很。

赵瑗反问道:“那大人又凭什么认为,这份血诏,是假的呢?”

她轻轻松松地将皮球踢还给了张邦昌。

“你……你勇敢!”张邦昌憋了许久,终于蹦出一句话来。

赵瑗嗤笑一声:“是啊,我勇敢,我胆子一向大得很!却不知‘河北路割地使’张大人,有没有胆量拒、不、奉、诏?”

张邦昌脸色煞白。

假如说诏书是假的,那么眼前这位厉鬼似的少女,才是捏造诏书的主谋,他张邦昌也是为人所蒙骗;假如这份诏书是真的,他逝世不奉召,那可就真正坐实了“谋逆”之言,到时候姓赵的要杀他全家,那可是连眼睛都不带眨的。

张邦昌不认为太上皇有胆子写血书,却认为这是姓赵的在试探自己,试探自己对皇族的虔诚。

至于“姓赵的”是赵构、赵桓还是赵佶本人,张邦昌认为并不重要。

他深深吸了一口吻,当着赵瑗的面解下龙袍,整整洁齐叠在身边,双膝跪地,双手平举,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声:“河北路割地使张邦昌,接诏!”

赵瑗忍了很久,才没有一脚踹到他脸上往。

“河北路割地使”,他还真有脸喊得这么大声,喊得这么余韵悠久!

“太上皇口谕。”赵瑗一板一眼地说得还真像那么回事,“河北路割地使张邦昌,迁河北路宣抚使,即刻前往康王帐前听命!”

她一眨眼的工夫,就给这位伪楚天子改了个官职:河北路宣抚使。

张邦昌口称接旨,表情没有太大的变更。

——————*————————*——————

康王,赵构。

在真正见到康王之前,赵瑗已经在心中无数次咀嚼了这个名字。偏安南隅,不思进取,十二道金牌令箭急召岳飞,诛岳飞、岳云于风波亭,无论哪一步棋,这位康王都走得奇臭无比。好好的西军残了,好好的河北路丢了,全部南宋苟延残喘百余年之后,数万人在崖山跳海,真是……

罄竹难书。

当然这事不全是赵构的责任,但身为大宋官家,那一根根史笔不戳他的脊梁骨,戳谁的?

赵瑗憋了一口吻,在张邦昌的指引下坐了一辆驴车,嚼着麸饼,慢悠悠地赶往康王帐前。汴梁已经空得连老鼠都饿逝世了,麸饼,那就是帝王餐。

驴车一路晃晃悠悠地驶到了康王帐前,如进无人之境。

即便不懂军事、不懂治军,赵瑗也依旧看得心头火起。

世上有哪一支部队,官兵们三三两两地卸了甲,躺在地上晒太阳的?

世上有哪一支部队,一辆破驴车就可以直闯主将大营,卫兵只是象征性地伸手拦了一下?

她正气闷,忽然闻声张邦昌幽幽叹息一声:“竟然都是厢军哪……”

一言以蔽之,惨。

北宋统共只有三支部队,西军,天子手里的京营/禁军,还有各路厢军。厢军,实在就是民枎。平时没事干当当强盗可以,要是真打起仗来,尽对是被人一锅真个命。

也就是说,赵构所谓的“纠集兵马回击”,实在只是为了安天下人的心。

这些人,这支部队,根本没有一战的能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绣山河 最新章节第4章 天子矫诏,网址:https://www.xbqg9.net/33/337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