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直面金帝(1/2)
作品:《锦绣山河》她总算明确大宋武将们面对官的心情了。
你与他们论说辽金铁骑,他们总能用“君之风”来反驳你;你与他们论说拳头硬了才有底气,他们总能用“免于战祸”来驳斥你;你与他们论说强盗逻辑,他们总能用“以小人之心君之腹”来斥责你……
在这个“上不杀士大夫”的年代里,读书人,本身就代表了至高无上的铁则。
至于武将?
对不起,做不出骈凑不成体,那便是无知黄口小儿,不足以论说天下大势。
“……好罢。”
赵瑗放弃了同这些官辩驳的打算,将燕云全图卷了卷塞进背囊里,语气稍稍和气了一些:“王大人,方才你假扮金帝,可有什么心得?不妨一并说出来罢。”
王言官蜷在地上瑟瑟发抖,脸色苍白如纸,冷汗涔涔。
“王大人?”赵瑗微微进步了声调。
“臣……”
“不不不,这着实过荒谬,臣不敢言说、不敢言说……”
赵瑗即刻便笃定,在王言官将自己当成完颜吴乞买,站在吴乞买的地位上设身处地思考的那一瞬间,便已经明确了很多东西。只是他不敢说,甚至不敢细想。
“说!”她厉声喝道。
王言官踉跄着退了两步,连牙齿都在咯咯作响:“大宋这般富饶与繁荣,金国甚至食不果腹,自然要……自然要……十万岁币,甚至万担粮食,如何能堵得住金国的口?今天能以宋臣相要挟,以黄河为国界,明日便……”
他说不下往了。
四周的官们齐刷刷地变了脸色,甚至还有不少人斥责他,纯属胡说八道。
“今人狼野心,咱们还见得少么?”王言官甚至带了几分哭腔,“金人铁骑如此壮大,转瞬间便吞掉了汴梁,虏二帝北往。若是……若是五十之后,吴乞买驾鹤西回,他的孙后代又起了南下的动机,一举拿下汴梁,要我等以长江划界……”
他说到后来,竟举袖低泣起来。
“若真有那一日……”
众人中不知是谁在喃喃自语,“当以身殉国,以酬吾志!”
赵瑗心中的火气,又腾地冒起来了。
“以身殉国?”她冷笑着说道,“你倒是以身殉国了,你的妻儿女们,你的亲族好友们,还有这万里锦绣河山,又要送到谁的手里往?本帝姬曾听闻,大食国以西有位昏君,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我逝世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本帝姬瞧着,倒与这位大人的见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只有弱者,才会时时想着自杀,而不是反抗!”
她一口吻说到后来,胸中闷闷地发疼。
这些人……这些人……
他们都是享有最高俸禄的官.员,都是气节崇高的书生,都是……脑里有坑的蠢货!
她早知道大宋重抑武,已经到了一个其严重的地步。
可她没想到的是,这一班读书人,除了读书啥也不会,终极把自己给读傻了。
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便认为天下人都手无缚鸡之力;自己崇尚君之风,便认为天下人都崇尚君之风;自己除了以身殉国便无计可施,便认为天下人也除了以身殉国便无计可施!
真想把这些家伙的脑袋一个接一个地拧下来,重新换副大脑,再安转身上往。
赵瑗又深深呼吸了几次,委曲将胸中那股郁结之气压了下往。
沉默许久的秦桧终于开口了。
“帝姬所言甚是。只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女主事的惯例。臣再请帝姬思,陈书官家,调换主使,以免耽误了议和大事。”
他已经看出来了,眼前这位恼怒异常的帝姬,压根儿就没有半点议和的意思。若她持续做这支使团的主事,不出半月,必要误事。只要宋金顺利议和,作为两国主使的自己,必定会位人臣,而且可以博一个“免除战火”的贤明……
至于其他的,正如帝姬方才所说,身逝世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一句“再言议和者斩”已经冲到了口边,又被赵瑗硬生生咽了下往。
——眼前这位,是鼎鼎大名的秦桧。
——愈是怒火冲天,便愈是要冷静,否则很轻易留给他人可趁之机。
赵瑗又深深吸了一口吻,直到胸中愤懑之意淡褪一些了,才说道:“也好,本帝姬身困倦,等到了下一处驿馆,由你们调换主事便是。本帝姬瞧着,也用不着向官家请旨、派遣新人了,秦桧秦大人便是好的。”
秦桧一喜,而后一惊。
来之前赵构千叮咛万吩咐,这位柔福帝姬决计不简略,要他行事万分警惕。如今看来,这位帝姬固然比凡人聪慧厉害了些,毕竟也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成不了什么气象。他天两头地一吓,便乖乖交出了节杖,任命自己为主事,实在是识趣得很。
至于帝姬方才那番话……
大宋数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哪里是一场小小争辩,就能转变得了的?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绣山河 最新章节第65章 直面金帝,网址:https://www.xbqg9.net/33/337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