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西夏之谋〔四〕(1/2)

作品:《锦绣山河

赵瑗笑吟吟地从她三哥手里接过了诏书,又客客气气地请郓王府长史和她的公主府长史小聚了一回。王府长史果真是个有经验的人,立即就给她拟了十八条头等大事,这第一条,便是修建府邸。

既然她这位公主的封邑是燕云,自然要在燕云修建一座俏丽的公主府才是。

不过嘛,众所周知,修建公主府的最佳地点不是朔州,而是燕州。

十八条头等大事刚刚送到赵瑗跟前,赵瑗立即笑弯了一双眉眼。无论这位王府长史的初始目标是什么,这十八条头等大事,条条都帮了她的大忙。她还在心烦怎么把这些人从眼前挪开呢,王府长史立即就给她找好了名目。真真是妙极,妙极。

没过两天,燕国公主的长史连同属官们,包含燕云一些无关紧要的书记官,都被打包送到了燕州。赵瑗还特别慷慨地写了个条陈,十八条头等大事,全部都由二位长史做主。等所有人都走了,赵楷才颇为严正地劝诫她,下回莫要这般唬人了。

赵瑗斜了他一眼:“三哥不也有些厌烦您的长史么?”

“胡说。”赵楷立即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赵瑗撇撇嘴:“如若不然,三哥又为何任由臣妹支使他?要知道,此往燕州路途远远,况且燕京城中龙蛇混杂,又是被‘借’过来的,差事可不大好办呢。”

“你这鬼精灵……”赵楷又是好气又是可笑,伸手捏捏她的鼻尖,而后叹了口吻,“他追随三哥许久,有些事情,三哥确是不好斥责于他。恰好趁着这个机会,让三哥松快一阵子罢。”他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赵瑗,眼中透着几分莫名的深意。

赵瑗干笑两声:“三哥这两日,还是先研习研习书法罢。”

赵楷颇为严正地说道:“我是监军。”

“嗯?”

“所以,我应当往军营里,好生研习书法才是。”赵楷一本正经地说道。

郓王殿下说到做到,当天晚上就抱着诏书和笔墨纸砚,到西军营帐中“研习书法”往了。他自幼饱读诗书,工于翰墨,逐日临碑临帖,很是乐在其中。

既然他不打算插手,赵瑗也乐得自在。

紧接着,她又干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在免除农人课税之外,她决定高价购置农田,无论贫瘠还是肥沃。这些天最好连成一片,最利益在朔州和代州,最好间隔水源不远,最好……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土地基础就是人的命.根子。若不是被逼急了,是决计不会卖地的。

赵瑗确确实实有两把刷子。

她先是高价哄一批人卖了地,然后又放出风声,西夏与大宋即将开战,如今最最安全的处所,是东边的六七个州。既然燕国公主都把府邸建在了东边,谁还愿意在西边饱受战乱之苦呢……燕国公主说了,以田易田,童叟无欺,反正燕国公主在东边也买了良田数十万顷,尽对管够。

半个月之后,燕云十六州掀起了一波迁徙狂潮。大家纷纷找公主摁了手印置换良田,抛掉西边“贫瘠”的土地和战火的要挟,往肥沃的东边迁徙。反正农人不纳课税,反正东边有大片大片的良田等着自己耕种……不走,才怪。

赵瑗一把火烧掉了所有的地契文书,又将西军家属尽可能多地迁徙到了朔、代二州。

这下子,连赵楷也感到有些不对劲了。趁着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监军兼节度使兼宣抚使兼钦差的郓王殿下,郑重其事地找到了赵瑗,询问她的真正意图。

赵瑗答道:“不过是仿照先秦古制罢了。”

“先秦古制?”赵楷有些怀疑。

“闲时农,战时兵。”赵瑗答道。

短短六个字,惊得赵楷半天说不出话来。

“三哥无须介怀。”赵瑗笑着说道,“种将军在操练新军,还在忙着喂马,这些小事他顾不着,我便顺手替他做了。迁徙到朔、代二州的,大多是西军中的老兵,在关陇一带,已生活过多年了。妹妹将他们的家属迁来,不过是他们安心罢了。”

赵楷盯着赵瑗看了许久,半天才说道:“我本日方才察觉,嬛嬛你……很可怕。”

“嗳?”赵瑗有些诧异,“我又不是豺狼猛兽。”

赵楷摇摇头:“事无巨细,你都考虑得清明确楚妥妥当当。接下来呢?接下来你想要做什么?三哥蓝本还想着,以大宋现如今的国力,要和西夏国硬抗,未免有些以卵击石。可……”他再次摇头,哑然失笑,“三哥竟有些可怜起西夏王来了。”

“三哥……”

“听闻嬛嬛算无遗策,三哥便在这里,等着瞧好戏罢。”赵楷轻笑着说道,“嬛嬛可莫要让三哥扫兴才是啊。”

咳、咳咳。

这种惟恐天下不乱的话,认真是一位王爷应当说出口的么!

赵瑗愤愤地瞪了他一眼,才要开口,便闻声外头熙熙攘攘的,似乎是产生了什么事情。

赵楷饶有兴趣地问她:“一同往瞧瞧?”

赵瑗点点头,与赵楷一道走了出往。

外头果然是起了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锦绣山河 最新章节第92章 西夏之谋〔四〕,网址:https://www.xbqg9.net/33/337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