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六十七章 猫腻太大了(2/3)

作品:《官术

;
寨民们被伤了好多个。寨里马三公的儿子马树林现在还被打得瘫痪在床上。而且,他们还恐吓我们。”马校长一脸愤怒的讲道。

“卖掉,卖给谁了?什么时候卖的?”叶凡冷冷的问汪副县长道。

“2000年卖的,叶书记,当时县里有考虑,所以才卖掉的。结果来了几个公司都想买,最后县里经过考量,跟龙江市过来的‘万胜集团’签定了买卖合同。”汪明东讲道。

“考量,什么考量?”叶凡问道。

“当时县里考虑到想投一个更大的项目,也就是红岭县秋山电站。秋山电站预计总投资将达到三个亿。县里也想合股,不过,县里又拿不出钱来。所以只能转了个法子。”汪明东说道,脸色有些变了。

“叶书记,汪副县长根本就是在骗人。听说这其中有猫腻?秋山电站是动工了,不过,县里并没有投多少钱。而且,就是这红谷电站卖掉其中的猫腻也相当的多。”这时,一个戴着眼镜,长相较斯文的回民小伙子喊道。

“小伙子,话可不能乱讲,是要负责任的。”红岭县县长曲新白同志脸一正,哼声道。

“负责就负责!我贺言虽说是同岭日报记者,也不是回族人,但我贺言却是吃这谷溪的水长大的。

是红谷寨土生土长的寨民。三叔公他们待我比亲儿子还要好。这些年下来,看到你们乱来,我贺言心在滴血。

别以为大家都是傻瓜,今天这记者不当了我也得讲讲。”贺言干脆走到了前面,挺了挺胸,看了叶凡一行人讲道,“各位领导,当初这红谷电站的事我参加工作后就暗中在关注着调查着。

因为,三叔公被他们抓起来过。你们可能还不清楚,三叔公今年都七十几了,年轻时还当过游击队干过革命,救过老红军。

后来解放后三叔公还是想着家乡的红谷寨子。硬是抛弃了在县公安局工作的美差回到了红谷寨子。

他一辈子为了寨子付出了一生,没做过一回违法乱纪的事,结果居然因为正当要求被抓去坐了几年‘班房’。

我再也看不过去了,经过调查。很明显的一个问题。1995年时红谷电站建站时总投资5000多万,装容量按这个档次,以及地理原因等最多只能装6000千瓦的组。

可是红谷电站却是装了两台6000千瓦的组,总装容量达到了12000千瓦。

后来我猜测,是不是原本的计划并没有把谷溪的水计算进去,只是利用雪溪的水发电。

结果某些同志为了利润,为了政绩。把谷溪的水也给包括了进去,所以,装容量大了起来。

而把谷溪的水引入红谷电站的贮水坝投资并不需要多少,只要建一个小坝子再加上不长的引水渠道就够了。

几年下来,到2000年时红谷电站其实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因为职工太多了,一个小电站居然有上千号人。

光是管理层的干部就达一百多人。像红谷电站一个办公室主任就分管着10个下,这些人拿来干什么?

后来经过了解,都是些关系户硬塞进去的。像红岭县许多官员的家属没工作,就安排进了电站。

其实,这些干部家属一天班都没去上。但每个月的工资照样子打进他们银行账号。

实际上在红谷电站上班的就一半左右职工。而且汪副县长说是为了安排县纺织厂的下岗职工也只是个幌子。

据查,县纺织厂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有一千号职工。拿钱走人的有三成,分流上岗的也有三成,还有二百来人其实当初在拍卖掉厂房后补贴了一点钱就没动静了。

他们也吵过,不过,硬是被县里弹压了下来。结果,有关系的安排了几十个。

还有二百号人现在都只能靠自己赚钱。而红谷电站的人马却是没少过。

因为人太多,再加上大大脚的,结果反倒是县里背上了包袱,每年还得给红谷电站补贴几百万的款子发工资才能渡过去。

不过,因为里头大部分职工都是关系户。所以,贴就贴了,反正总有一些钱落自己亲戚朋友口袋,这个又是国家的钱,也就没人管了。不过,从实际上来看,红谷电站实际上是赚到了钱的。这钱去啥地方了,就搞不清楚了。

而且,1995年总投资接近6000万的红谷电站到2000年时其资产总价值已经增涨到了二个亿左右。

为此我还偷偷地拿着资料去问过在省电力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术 最新章节第二千三百六十七章 猫腻太大了,网址:https://www.xbqg9.net/35/35594/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