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皆大欢喜(1/2)
作品:《权色官途》求月票!最后一天了!
——————————————————————————————————
动工仪式终于在十月初隆重举行。()林安然原本还考虑李亚的感受,不想刺激他导致大家针锋相对,后来发现李亚根本没有松嘴的意思。
临海区服装一条街经营户家属报读学校的土政策虽然没有形成件,但经李亚在会上一,显然已经成了隐形的红头件,教育部门的头头回去向各中学校作了通报,又由学校领导传达给家长。
消息一出,引起一片哗然。
在林安然看来,李亚已经彻底疯了。既然疯了,也就不必再顾及他的感受,干脆隆重其事把赵奎和刘大同和相关部门的头头脑脑都请了过来。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金地服装城建设项目终于如期动工了。
赵奎在动工仪式上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金地公司的投资方放开手脚,将金地服装城建设成南海省西部最大的服装交易市场,又要求各级部门密切配合服装城项目,给予最大的支持,把招商引资工作开好头,奠好基,竖起一面旗帜,筑巢引凤。
卫国庆倒是很遵守诺言,如约而至不,会后马上让人开来两台还挂着大红花的崭新丰田皮卡,交给鹿泉街道办事处。
奖励金原本在资金到位后即可办理领奖手续,只是赵奎想在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一次招商引资积极分子的表彰大会,作为今年度最大一宗外资引进项目的功臣,林安然理所当然要登台受奖。
所以,奖金只发放了一半,另一半要到年底领奖仪式后再行发放。()
滨海市的引资奖励政策在当时的南海省都是最高的,许多地方的引资奖励只有%,而滨海市的奖励政策在赵奎的大力支持下,点数高达百分之五。
服装城项目总投资两千八百五十万,按照比例提成,奖金高达一百四十万元。林安然主动和范天来、赵士敬商量,自己只拿一半,另一半中拿出一半按照功劳厚薄对街道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剩下一半交给两位主官自行处理。
范天来听了大为高兴,是自行处理,实际上就是让两位主官自己分了。这么一算,林安然到手三十五万元,范天来和赵士敬每人能拿到七万五千元。按照滨海九三年的物价,七万多元可以在市区买一套房子了。
其他班子成员每人拿了八千元,普通机关干部和中层股室主任,每人领取奖金最低的一千元,最高的是陈港生,五千元。就连底下几个居委会的干部,每人也发了两百,美其名曰国庆过节费。
安顿好鹿泉街道的奖金分配,林安然一咬牙,又对范天来建议,自己在奖金里再拿出十一万元,给开发区管委会党委班子每人送上一份厚礼。
按照市里制定的招商引资奖励政策,为了提高引资的积极性,奖励是分为个人和单位两种不同的形式。个人引资依规是奖金个人独得,林安然这次算是个人引资,从立项到落实,一直都是他个人在忙活,能拿出一大部分奖金犒劳鹿泉街道大干部已经是相当大方的了。范天来没想到林安然居然还考虑得这么周到,连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们都纳了进去。
而且更让他高兴的是,林安然提出这十一万是以鹿泉街道的名义送到这些常委的手上。如此考虑有二,一则以单位名义送钱避开了受贿之类的嫌疑;二来个人不居功,直接往范天来和赵士敬脸上贴金。
这对于范天来这种想更上一层楼的人来,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他听着林安然的提议,一双眼睛眯成了线,目光柔和又充满了欣赏,都落在林安然身上,一个劲点头好。
独食难肥。林安然深谙这条官场道理。好处不能自己都占了,即便是自己的功劳也会引起不必要的嫉妒。经他这么一运作,不但开发区管委会的领导班子对这个年轻的副主任青睐有加,那些白捡了便宜的鹿泉街道的大干部对他也是感恩戴德。
这年的十一月,滨海市内凉意稍起,整个鹿泉街道沉浸在一片欢腾气氛中。一年的工作即将结束,大家拿了引资的奖金,就等着迎接管委会的年度检查。金地服装城项目就像一支强心针,让范天来信心满满,今年的政绩恐怕是鹿泉街道成立以来最辉煌的一次。
一片喜悦氛围之中,唯独只有一个人郁郁寡欢。正如老话的,世界上有幸福的就必然有不幸福的。
马江波觉得自己很不幸福。他一直是范天来最倚重的心腹,范天来早就布局要挤走主任赵士敬,只是要把一名正职挤走,又不露痕迹,需要做的功夫就多,时间就长。
正如林安然曾经在党政办外无意中听见赖不才把赵士敬喝醉的事情到处宣扬一样,这些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属于温水煮青蛙式的手段正在一步步将赵士敬推向深渊。
按照范天来的部署,最后的胜利决战即将拉开,明年的换届就是他马江波和范天来胜利会师的最后关键时刻。
包括王月敏调到鹿泉街道也是一种等价交换,范天来负责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皇亲国戚培养进班子,作为交换条件,王玉珍则负责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权色官途 最新章节第223章 皆大欢喜,网址:https://www.xbqg9.net/35/35866/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