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七表爷的打算(1/2)
作品:《宋檀记事》周毛柱老实夫妻自顾自琢磨完,从头到尾都没想着去炒茶的时候动点啥。>
也足以见得,宋三成这5斤茶叶送的真真是一点不亏。>
而宋三成送走他们,这会儿想起自己当初承诺的大方劲,不由有些心虚。>
倒是宋檀主动说起来:>
“爸,你眼光真好,我周叔家里人是真老实。这么长时间炒茶叶,那真是一点便宜都没占。”>
送都送了,这么久了,何必还叫她爸不自在呢?>
茶叶嘛,是3斤6两炒一斤干茶,还是4斤炒一斤干茶,多一点少一点,这个谁也没法说得准。>
但周毛柱家每天连筛下来的老叶片子都炒了,送过来说留着家里干活的时候煮水喝,而且从头到尾人家都坦坦荡荡……>
宋檀别的不说,看人倒还是行的。>
他们是真老实人。>
此刻这么说,宋三成果然抖了起来:“是吧?我跟你说,爸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说出去的话都是有深意的,你有时候不能光看表面!”>
旁边乌兰经过,轻飘飘从鼻腔里发出个音来——>
“哼。”>
宋三成:……>
他瞬间闪到一边去了。>
倒是七表爷坐在那里,此刻也颇有触动:>
人家当老子的都要想办法给孩子操持,他这孩子去边疆结婚生子了,自己也没去过一趟……>
当然了,孩子也极少再回来。>
如今这么一琢磨,他也不由问着旁边的老伴儿:>
“你说……咱给书亮寄点东西怎么样?”>
……>
要说,七表爷以前也是个倔强人。>
他因为是大厨的缘故,这么些年来,家里头生活还是可以的。那个年月,当厨子可是个旱涝保收能吃饭的好手艺。>
因此在儿子眼看着考学无望时,七表爷就动心思把这门手艺传给他。>
然而儿子书亮干什么都行,就是不爱在厨房里蹲!>
作为大厨的儿子,他甚至宁愿手艺差做东西难吃,都不想学这个。>
七表爷一片苦心,想着有个手艺,以后自己再收几个徒弟,一家子人互相扶持着,回头不管是开饭馆卖小吃还是做什么,总是能养活自己的。>
为此当年好一番折腾儿子,折腾着折腾着,儿子就跑了。>
临走的时候还留个字条,说干啥都不想学做饭,他真不感兴趣。>
七表爷气过,愤怒过,但是……人都不在自己跟前,生气有什么用呢?>
也是后来接到儿子的消息,他才知道,儿子跟着人跑到边疆那边去了。>
好家伙,那边白天多长!>
在那儿干活不比当厨子辛苦多了??>
果然,儿子写信回来也是诉苦——一大早天就亮,晚上十点太阳还没落山……>
诉苦完了,七表爷让他回来学做饭,人家还是不干!>
边疆路遥,通信一来一往要费不少时间,慢慢的,儿子就在那边习惯了。>
那会儿当地的羊肉串5毛钱一串,纯羊肉,大块的!>
葡萄三毛钱一公斤,当地还有很多当年知青开的店,年轻人也并不觉得有乡愁——他甚至还认识了一位姑娘!>
慢慢的,在那里就扎下根来了。>
直到有一天,他带着女朋友回来,郑重的跟七表爷说:以后就要留在边疆了……>
……>
那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城市也还没发达,云城这样的小城,更是跟边疆的县城差距不大。>
做父母的永远拗不过孩子,七表爷哪怕就这一个独生子,按照他的老派想法,以后是要等儿子给养老的。>
可看着孩子坚定的面孔,最终什么也没有说下。>
边疆实在太大了,儿子所在的地方甚至都没有直达车,他每次来回要坐大巴,坐牛车,还要骑摩托……一路转运,才能到火车站,煎熬几天才能回来。>
这么多年,孩子回来的时候屈指可数。>
七表爷想要过去,更是连找都找不到。>
若非这种情况,他也不会下定决心要拿房子给自己找个养老的人家。>
这一点,已经为人父的儿子,也慢慢体会到了父母当年的感情,因此主动在电话里提了房子的事。>
但他也承诺,一旦父母有需要,他一定会回去!>
可结婚之后倒也回来过一次,但把他送走,七奶奶却叹了口气:>
“这么多年不见,跟儿子说话我都得小心翼翼的……摸不准他的口味了,也不知道他在那边是啥生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檀记事 最新章节292.七表爷的打算,网址:https://www.xbqg9.net/36/3609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