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魏王到来(1/2)
作品:《战国大魏王》自太行山脉中来,横穿辽阔的河北平原,最终注入滔滔的河水之中。>
这是漳水,它分隔了魏国与赵国两大强国。>
此时的漳水南岸,魏王魏罃正默然伫立,久久无言之际他的双眼之中满是怀念。>
一阵脚步声从身旁传来,并没有转过头去看来人,魏王魏罃却是淡淡问道:“相国啊,寡人上一次前来漳水还是三晋会盟的时候吧?”>
“正是。”回忆起昔日的三晋会盟,相国公孙颀的心中也是颇多感慨,“时光匆匆,转眼之间二十年就快要过去了。”>
公孙颀至今仍旧记得,二十年前因为襄助公仲缓夺位失败而沦落为阶下之囚。>
那时的他以为自己恐怕是死到临头,心中为自己的满腹才华无法施展、未能建立功业而充满遗憾。>
可是身旁的这位君主却并没有如同他所预想的那样,反倒是用胸怀与抱负折服了他,让他决心摒弃前嫌、鞠躬尽瘁。>
三晋之战,初涉战场的他用最为惊才绝艳的表现,让天下人知道了他公孙颀的名字,也重新奠定了魏国霸业的根基。>
伐秦、攻齐、战楚、平赵……>
二十年过去,魏国不仅摆脱了魏武侯末期霸业的颓势,反倒是一飞冲天,拥有了昔日周室“天下三分,周有其二”的盛景。>
如今重新回到这条漳水之畔,想起那时三晋会盟之时的踌躇满志,公孙颀的心中同样有颇多感慨。>
“相国,赵国如何应答?”>
当魏罃的询问声在耳畔响起,公孙颀的注意力立时便从眼前的漳水,转移到了北岸的赵国之上。>
略微回想了一遍今日刚刚收到的消息,公孙颀当即回身应道:“启禀王上,赵侯已然同意三日之后,出郉城归降我大魏。”>
“嗯。”>
听着这则意料之中的消息,魏罃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却是貌似无意地问起了此战另外一个参与者,“中山国如何说?”>
“启禀王上,自从答应了用北方代地换取槐水以南赵国土地的条件后,中山公对我大魏越发亲厚了。”>
“据行人所说,中山国似乎无意南下,与我大魏争锋。”公孙颀面对魏罃提起中山国,如此答复道。>
“争锋?中山国有如此国力?”>
不是魏罃看不起中山国,实在是按照中山国如今的国力,或许可以与赵国打得有来有回。>
可是如果直面魏国的攻势,中山国可以抵挡一时,但最终的胜利者一定会是魏国。>
昔日魏文侯之时,即使是相隔赵国、耗时三年,魏国都可以灭了中山国。>
如今的魏国比魏文侯之时强了又何止一筹,如何会惧怕中山国的南下争锋呢?>
只不过魏罃并不准备此时就对中山国动手,还有其他更加重要的对手需要他和魏国去应对。>
比如蜀国,比如齐国,再比如……>
楚国!>
时不我待,心中生出这个念头之后,魏罃的目光从眼前的漳水望向了北岸。>
“传令全军,渡河北上。”>
“喏。”>
……>
郉城,中山与魏国联军的营垒之外,此时正矗立着两队严阵以待的士卒精锐。>
身着赤色的魏军,长戟凌厉、甲胄坚实,虽然没有半点动作,但阵形之间分明能够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威压。>
相比较于魏国武卒的厚重,一旁的中山国士卒却是更多了几分狂野。>
出身鲜虞的中山国虽然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但是天长日久所形成的戎狄风俗还是深深影响着中山的方方面面。>
这一点从中山国士卒多擅长弓箭,以及更加粗犷的阵形布置之中就可见一斑。>
两支给人以不同感觉的精锐默默矗立,站在他们身前的那群人脸上却是或多或少带着几分急切。>
“魏使,不知魏王何时能到?”>
“中山公……”>
还没有等徐言的话继续下去,远处却是传来了一阵马蹄声,紧接着就是地平线之上出现的那一道道身影。>
“来了!”>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之中,魏罃一行人很快就来到营垒之前。>
当魏罃从马车车厢之中走出,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远处那一座并不算壮丽、却带着几分沧桑的郉城,然后便是营垒之前等待他的众人。>
“臣等拜见王上。”>
“见过魏王。”>
魏国与中山国双方的拜见声中,魏罃走下了马车,缓缓走到了众人最前方的中山公姬恒的面前。>
眼前的这位长者,魏罃还是第一次见面,不过他的名字魏罃可是并不陌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国大魏王 最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二章 魏王到来,网址:https://www.xbqg9.net/36/36094/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