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心意微变(2/6)
作品:《东唐再续》用遂攻占朱全忠的潞州,朱全忠被迫从沧州退兵。朱全忠害怕从此内外离心,更加快了篡夺皇位的步伐。
唐天佑四年四月十八日(907年6月1日),朱全忠终于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梁,建元开平,史称后梁,是为后梁太祖。改汴州为开封府,称东都作为都城,以唐东都洛阳府为西都,作为陪都。唐哀帝李柷被降封为济阴王,软禁于曹州,次年二月被害死。
唐朝末年,实际上早已是藩镇分裂割据,但还维持了名义上的统一,后梁建立后,各地藩镇遂公然分庭抗礼。
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弘农郡王(吴王)杨渥、蜀王王建等,不承认梁朝,仍用唐年号;次年,王建也称帝,建立前蜀政权。其他割据势力则大都表示归顺梁朝,后梁即晋封湖南马殷为楚王、两浙钱镠为吴越王、广东刘隐为大彭王、福建王审知为闽王。幽州刘守光不久也称帝,建立燕国。连同后梁,同时并存的共有十个割据政权。
后梁直接统治区是五个中原王朝中最小的一个,辖地只有今河南、山东两省,以及陕西、湖北大部,河北、宁夏、山西、江苏、安徽等省的一部分。后梁虽是五代中历时最长的政权,前后共17年,但自建立之年起,与晋王李克用、李存勗的战争从未停止过,甚至一年数战,直至亡国。
后梁建立后立即发兵8万,企图收复被晋王李克用占领的潞州,但围攻半年仍未攻下。次年初李克用死,李存勗继为晋王,亲率晋军进击围攻潞州的梁军,大获全胜,梁军溃不成军,这给新建立的后梁以当头棒喝。
梁太祖疑忌功臣,使得镇州王鎔和定州王处直,于开平四年(910)起兵反梁,并向晋王求援。乾化元年(911)初,李存勗亲率大军进击梁军于柏乡,激战一日,梁军大败,积尸遍野。晋军追奔150余里,直至邢州。后又连克澶州、新乡等地,梁太祖只得率亲军前往洛阳城北设防。柏乡之战梁军主力损失惨重,梁晋战争中梁军从此处于劣势。
燕王刘守光见后梁势力被晋军逐出河北,晋王李存勗、赵王王鎔又对他假意推崇,自以为兵强马壮,独步天下,遂于同年八月称帝,并率军进攻定州,王处直即向晋王求援。次年初,晋王遣名将周德威率军攻燕,晋、赵、定州三方联军攻城略地,直抵幽州城下,刘守光只得向梁求救。梁太祖自柏乡之败,一直想复仇,此时虽有病仍亲自率军北上,号称50万大军,昼夜兼行,至下博,率军5万转攻蓨县。其时晋军主力正北攻幽州,南方空虚,驻守赵州的晋军以小部队骚扰梁军,又派数百骑兵伪装为梁军,夜袭梁太祖驻地,加上被晋军释放归来的梁军士兵,传言晋王李存勗亲率大军来攻,梁太祖惊惶失措,烧营夜遁,梁军因而溃散。梁太祖事后才知道受骗,羞愤交加,病情转重。后梁从此一蹶不振。
乾化二年(912)五月,梁太祖退到洛阳,病势垂危。六月,为次子朱友珪所杀。朱友珪即帝位后局势更加恶化,乾化三年二月朱友珪又为禁兵所杀,后梁太祖四子朱友贞即帝位于东都开封府,是为末帝。后梁内乱相继,自顾不暇,只有大将杨师厚率军与晋、赵周旋于河北。同年十月,晋王李存勗督军攻占幽州,燕帝刘守光出逃后被擒,燕国灭亡。
贞明元年(915)春,杨师厚病死,魏州军士遂叛降于晋,晋王李存勗亲自率军东出太行黄泽岭,到魏州后又派军袭取德州、澶州,梁将刘鄩连战皆败。次年春,梁末帝命王檀率军3万北上,经阴地关直奔太原,企图袭取晋军基地以挽救败局,但又为守城晋军击败。
贞明四年(918)八月,晋王李存勗聚兵六七万号称10万由魏州南下,企图一举灭梁,与梁军相拒于濮州一带。十二月下旬,晋王李存勗率军进至胡柳陂,贺瓌率梁军跟踪而至,两军激战,梁骑军王彦章部先败,西逃时冲散了晋军的西线军队,晋军名将周德威战死,晋王李存勗夺取土山以自保,梁军骑兵已西逃,只有步兵包围土山,晋将李嗣昭、王建及率骑兵冲击山下的后梁步兵,后梁步兵大败,死亡近3万人。后梁败军逃回都城开封,扬言晋军即将前来,后梁末帝曾想逃往洛阳,但晋军也终因此战而元气大伤,无力南下攻梁,梁晋战争相对沉寂了一个时期。
龙德元年(921)春,晋王李存勗在平定河北后正拟称帝之时,镇州王鎔为部将张文礼所杀,张文礼表面上仍臣附于晋,暗中却勾结后梁与契丹,后梁虽无力北援镇州,但当晋军攻占赵州进而围攻镇州时,梁军即乘机袭击晋军,却反为晋军所败,死伤2万多人,梁军再次遭受重大挫折。
同年末,契丹应张文礼之邀,南下攻晋,没能攻下幽州,转而攻占涿州,进抵定州城下。晋王李存勗率铁骑5000还击于新城北,契丹军北退,双方大战于望都,契丹军大败后退回契丹。
梁、唐兴替后梁龙德三年四月二十五日,晋王李存勗在击败契丹军、平定河北的情况下,即帝位于魏州,国号大唐,史称后唐,建元同光,是为后唐庄宗。以魏州为东京兴唐府,作为都城,太原为西京、镇州为北都,作为陪都。
同年闰四月末,后唐乘后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唐再续 最新章节第031章 心意微变,网址:https://www.xbqg9.net/38/389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