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火线增援(4)

作品:《拆迁

郗守泰听到这个信息,第一反映就是:滨海这下出问题了,他们往后的拆迁就要收敛收敛了。可以,这个信息对于他们这些被拆迁户来,有如久旱遇甘霖,真是再及时不过了。正因为此,喜从心上生的郗守泰,当下就在手机里对钟经理:“如果你方便的话,我想现在就到你家,借你的网络把这个报道仔细地看看,再好好地研究研究。”

钟经理在那边:“什么方便不方便,我打手机给你们,就是这个意思,你们过来吧,我在家恭候大驾。”

郗守泰和章芳菲到钟经理家时,他已经将热茶泡好了。他家也已经被停水好几天了,拆迁指挥部给出理由也一样,天气太冷,自来水管被冻住了。可奇怪的是,只有他们这两个至今未签约搬迁户的自来水管冻住了,而一楼承租经营的门市,自来水却一直畅通。

将郗守泰让到电脑桌前的时候,两人又到了自来水的事。钟经理用扬眉吐气的口吻:“海城的事情一出,擦屁股的事就够他们忙的了,看他们还能狠多少天?!”

郗守泰在网上很快看到了南方某一全国知名大报记者采写的章,为了强化写实效果,还配发了好几张照片。后面跟帖的网民已经上万,都一边倒地支持新四军老战士,指责海城的拆迁部门,有的矛头还指向了海城的县委、县政府。郗守泰边看边读,很有点大快人心的意思。

钟经理站在他的身旁,又对他:“最近,《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也采访报道了山东青岛一个被拆迁户,坚持1年多了,至今不肯搬迁的消息,也配发了照片。这个被称为最全国最顽固的拆迁‘钉子户’,是个的个体工商经营户,要求一点不高,只希望还能安排一样大面积的经营门面让他开门市,否则,他一家的生计就断了。可是,这个并不苛刻的要求,却一直没有得到允诺,所以,他就一直不肯拆迁。这中间,他遭受的非人待遇一件又一件,有的做法令人发指,可他都抗下来了。现在,这件事弄到了中央一级的报纸上去了。这么一登,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新闻监督虽然有作用,但如果地方上硬顶,他们也没有办法。也不知道这件事的最终结果会是怎样?”

听他这一,郗守泰又在网上搜索到了这个消息,认认真真地看起来。

看了这两条网上消息后,郗守泰的情绪明显比前些天好得多。章芳菲看在眼里,心里也暗暗高兴,便问:“老郗,根据你的判断,海城的拆迁问题一出,对于我们滨海的福虎路拆迁来,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如果是正面的话,能有多大,剩下的几个没有签约搬迁的被拆迁户,是不是会从中受益?”

“影响正面还是负面,这要看从什么角度看。”郗守泰一本正经地分析,“对于海城县和滨海市的党政领导来,影响当然是负面的,但对于我被拆迁户来,影响却肯定的正面的。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会在社会舆论的监督下,在网民一条声的贬谪下,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收敛。对不肯拆迁的所谓钉子户,就不敢再搞什么出格的事情。”

钟经理连忙附和:“这个自是当然。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也被他们整得够惨了。好了,现在往后,他们就不敢再随心所欲地瞎来了,我们被拆迁户的日子也就会好过一些了。”

章芳菲却:“对你们的法,我总有点怀疑,事情恐怕没有你们想像的那样好。地方上的党政干部的办法有的是,再复杂的事情他们都能摆得平,这些年来,我们滨海被新闻媒体曝光的事情也不是一件两件了,结果怎样,还不都是大事化,事化了,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海城拆迁上的这件事情,我怕结果也会是一样。要是那样的话,对我们这些被拆迁户来,到底能有多大正面影响?”

钟经理的老婆也在一边:“章总得有道理,我们还真的不能太乐观了,要把形势看得更严峻一些才行。要不然,思想上轻视,行动上放松,就会坐以待毙,维护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件一厢情愿的事情。”

钟经理:“情况明摆在那里,你们为何悲观丧气?”

郗守泰却:“他们的也有道理。我们还是要有两手准备。借用过去经常讲的一句话,即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金达省奉命赶到海城县时,已经快上午11点钟了。县委林书记和兰县长接到倪超凡副市长的电话后,按照许刚川市长的指示精神,专门在海城宾馆等候他。

见了面,握手,落座,金达省就快言直语地对林书记、兰县长:“来的时候,许市长交待得很明确,无论采取何种办法,都必须在二天内把问题完全彻底并且不留一点后遗症地解决掉。时间紧迫,我现在就要工作。林书记、兰县长你们去忙你们的,这件事由我来处理,但我要一个权,你们如果能给我,我保证在许市长的时间要求内把事情平息掉。如果不能,那么,我也无能为力,现在就用电话向许市长、倪副市长请辞任务。”


本章已完成! 拆迁 最新章节4.火线增援(4),网址:https://www.xbqg9.net/39/39172/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