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纷争四起(1)(1/2)

作品:《拆迁

午后,因为头一晚写材料熬了夜,郗守泰正睡午觉,电话铃声就响起来。

牛春江在电话里告诉他:“四位老同志征求材料签名的事遇到了麻烦,许多人都有不同意见,现在,他们都集中在我们这幢楼下的大院子里,董老让我给你打个电话,希望你能来一下,把你写这份材料的出发点什么的对大家讲一下,统一统一众议。”

郗守泰立刻拒绝:“这是早就料到的事,上午向四位老同志交材料时,我已经给他们了,有人要修改就修改,不用这份材料我也没意见,由他们看着定。”

章芳菲在一旁听了,插嘴:“这么重要的事,大家都在那里商议,你却猫在家里睡大觉,怎么得过去?再,这份材料是你写的,你不去,人家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气。依我,你得去,现在就去。就凭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统一这些人的认识,还不是三个指头捏田螺——手到擒来?”

郗守泰想想也是,便在电话中答应:“那好吧,老牛,我马上就起身,简单洗一下脸就到场。”

郗守泰来到大院门外,看见里面已经聚集了四五十号人,大部分是妇女,都是机关干部职工的家属,她们中的大多数人以前见过,彼此也认识,却叫不出名来。看来,在这次福虎路拆迁中,和城里过去拆迁的街道有所不同,不是“男主外”,而是“女主外”,她们在机关工作的丈夫,把“唱红脸”的角色交给了能干的妻子,由她们承担与拆迁指挥部交涉和谈判的家庭代表角色。

都“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遇到了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大事!此刻,这些女人们她一言,你一语,一个比一个声音高,争论得很厉害。郗守泰索性站在院门外不进去,听她们在些什么。

“向市政政府的请愿书,要把我们认为的最低价格写进材料里,最少每平米10000元,低于这个价,我们坚决不拆迁!”

“我们坚决要求回迁,政府以前的拆迁件里也有这一条。福虎路拆迁后,西延拓宽,商业价值更高,做生意更赚钱。我们一楼的住户,没有其他要求,就一条,一定要回迁,拆多少平方,还要在一楼补我们多少平方。这一条必须明确写进材料,而且口气还要硬,不答应这一条,想要我们拆迁,门都没有!”

“我们这儿靠近学区,靠近医院,靠近商业中心,在滨海市,我们这儿是市中心的市中心,无论什么地方的安置房也没我们这儿好,拆迁可以,把安置房还建在靠近这些的地方,这一条也要写进去!”

“我家五口人,就老公一个在在机关,还是个工资最低的清洁工,要我们拆迁,先要落实我们的最低生活保障!”

“企业改制多少年了,我的医药费问题一直没解决,原来的厂长没钱报,现在的厂长不肯报,人民来信写到市里也没人问。这次拆迁,先替我把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掉,不解决,我就不拆迁!”

“机关房改,科级干部应该享受90平米,我家老米,虽然是个股长,但是工龄有三十多年了,三十年工龄调资都参照副科级,分房也应该按科级标准分。可是,我家的住房却只有6平米,这次拆迁,只要按标准补足我们的面积,计算到拆迁补偿里面去,我们不一句闲话,保证拆,要不,就不要怪我们做‘钉子户’!”

“对对对,这一条要写进去,一定要写进去!”立刻有不少人纷纷赞同,看来,这个意见代表了不少人家的利益。

……

一个青年,正在按董老的要求,记录大家的意见,准备修改。这么多繁杂的要求,显然让他感到非常难办,眉心里已经打起了一个大结。

牛春江向外张看时,发现了郗守泰,连忙:“老郗,就等你了,大家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你看,这个材料如何修改?”

董老也:“对,你是主笔,材料还是请你改。把大家的意见都写进去,这样,签字的人多,材料就更有份量,市里领导也会更重视!”

郗守泰也感到了为难:“那样一来,材料不就成了大杂烩了?众口难调,董老,这个材料我也修改不了。上午交材料时我就了,该怎么修改就怎么修改,由你们定,不用我这份材料,你们另外写,我也没意见。”罢,也不进院子,扭转头往回走。

董老也不好强求,又问:“下午三点,我们集中到市政府去上访,你不要迟到。”

郗守泰为材料的事,心里很不痛快。自己搞了这么多年字工作,头一次有这么多人对他写的材料不满意。心相异,不相与谋。和这些婆婆妈妈的能有什么可的?!不屑为伍地直摇手:“我下午还有事,就不去了。”

牛春江见董老脸上露出不高兴的神色,连忙打圆场:“这个老郗呀迂夫子的毛病又犯了。”

董老摇了摇头:“是啊,这个老郗,岁数长了不少,脾气却一点也没改!不管他,我们继续议,继续议。”

院子里又响起了噪杂的议论声。

郗守泰他们没有听见,就在同时,福虎路十里长街的其他地方,也在响着并不亚于湖海区机关宿舍的纷争声。

郗守泰写的《代言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拆迁 最新章节1.纷争四起(1),网址:https://www.xbqg9.net/39/391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