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挥部派出女间谍(1)
作品:《拆迁》承租户集访问题解决后,金达省立即腾出手来解决另一个重要的不平衡问题,即煤炭公司宿舍楼至今无人签约问题。
煤炭公司宿舍楼就是滨海中学招待所左侧的那幢六层楼,与拆迁指挥部靠得很近,可以就在指挥部的鼻子底下。整幢楼共有56户,一楼的16间门市,当初建楼时公司当作营业用房已经出售,二楼以上的40个套间全部安排本公司干部职工居住。企业改制后,这40名干部职工全部下岗,目前还没有一人达到退休年龄,不但拿不到退休金,而且还要向社保机构交纳保险金。由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已50多岁,年龄最的也已经过了40岁,再就业难度不,所以,除少数人外,基本上都赋闲在家,根本没有收入,他们的生活费用,一靠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救济,二靠向伴读的学生家长出租房屋。
现在,不但城里人,就是农村人也开始重视子女的智力投资,千方百计让自己的孩子能考进滨海中学这样的省重点中学,考进滨中后,虽然可以一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的大门,但学生家长们却万万不敢大意,就是家里的活计再忙,父母中也要抽出一人,随孩子进城伴读:一是看着孩子,不让他交上了不好的朋友,或者迷上了网吧;二是做好后勤服务,按时按点地烧好一日三餐,并尽可能地做些好吃的,有营养的,将孩子身体养得棒棒的,顶得住繁重的学习重担。
于是,城里的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都出现了一支农村来的陪读大军,在孩子上高中的三年,甚至读整个中学的六年时间内,他们都到城里,在孩子读书的中学附近的地方,寻租一处住房。这就使得靠近重点中学的住宅,成为出租的热点,而在学校周围新开发的商品房,也因为属于学区房而身价倍增。
滨海中学附近的住宅,近年来出租形势也不断看涨,不但一房难求,而且价格也一路上扬。煤炭公司职工宿舍因为紧靠滨海中学,所以,来这里看房求租的伴读家长很多,于是,几乎所有的人家,都腾出一间或者二间房间出租给他们,有的人家甚至将所有的住房全部出租,自己搬到远离这里的城市郊区,租住价格非常便宜的住房,尽可能地多挣一些出租金。可以,这上面的收入,已经成为住在这幢楼里的住户,维持生计的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甚至可以,就是他们现实的饭碗。
现在,政府搞福虎路拆迁,一下子就要将他们搬迁到其他地方去,这无异于断了他们赖以生活的经济收入,砸了他们的饭碗,他们如何会接受?因此,就在福虎路拆迁整体进展很快,其他住宅楼住户纷纷签约搬迁的同时,这幢楼上的40个住户,却铁下一条心,一个鼻孔出气,一个声音讲话:不解决我们的就业和生计问题,我们坚持不搬迁!时至今日,竟然一户也没有与拆迁指挥部签约,成为整条福虎路拆迁中最老大难楼幢!
不管它有什么原因,拆迁指挥部鼻子底下的一幢楼,竟然至今无一户签约,这件事本身就是抽了拆迁指挥部的人,特别是金达省、邹云波两位常务副指挥的耳光!
邹云波与金达省商议,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必须要在尽短的时间内予以突破,至少这幢楼里要有人开始签约。
金达省当然同意邹云波的意见。但是在采取何种措施的问题上,两人虽然先后商议了好几次,可是,商议来商议去,一直也没有找到一个两个人都认可的好办法。开始,他们也想组织一个专门工作班子,单独负责此事,采用强硬的行政手段,解决煤炭公司职工宿舍楼住户集体拒拆的问题,但是,考虑到用这种正常的行政工作手段,来解决生计即将受损的下岗职工拆迁难题,并不会收到良好效果,甚至反而会激起这些人的逆反情绪,闹出到市委、市政府集访这样的麻烦事来,所以,他们最终还是自己否决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两个人在一个问题上已经初步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在解决煤炭公司职工宿舍楼住户集体拒拆的问题上,动硬的不行,要采取“谋术”,以智取胜。
两人商量好,各自开动机器,再想想办法。特别是金达省,他就不信,搞了这么多年拆迁,搬掉了那么多“拦路虎”,历经了那么多大风大浪,都能闯关夺隘,涉险过河,最后却会在一条阴沟里翻船。
当天晚上,两人又聚到一起商量具体的办法,金达省现在还没有能想出来,但是,他已经发现了自己克难无策的症结。
他对邹云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解决煤炭公司职工宿舍楼住户至今无人签约搬迁问题,我们现在感到无从下手,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对这里面的情况,特别是对谁在鼓动、谁在组织拒拆的情况,至今一无所知。所以,工作起来就会感到云遮雾罩,铁拳打在棉花堆上――无法着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想,我们坐在这里苦思冥索找对策,不是个办法,而要先将对方的所有情况,尤其是关键人的情况调查清楚,掌握在手,那时,再来考虑解决方案,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稳操胜券了。”
>
本章已完成! 拆迁 最新章节1.指挥部派出女间谍(1),网址:https://www.xbqg9.net/39/3917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