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拉打结合(2/3)

作品:《血路救赎

平洋铁路,全三千多公里,仅用了七年多时间便修筑完成。”陈强低沉地说道:“但鲜为人知的是:这条伟大铁路最艰险的路段,是由以中国人为主的工人修建的。”

“谭某真是孤陋寡闻了。”谭延闿连连慨叹,最后作出了决定,“强放手去干吧,湘省宪政同志会虽不敢说将绅商尽皆网罗其中,可要发动起来,势力倒也不可小觑。修铁路乃利国利省利民的好事。谁敢阻挠,就让他千夫所指,于湘省臭名远扬。”

陈强起身刚要致谢,谭延闿又伸手制止,提醒道:“只是强行事还是少些暴戾,少些杀戮为好啊!”

“这是自然。”陈强点了点头。但并不作出确定的承诺,“只要不是死硬阻挠,我也不会赶尽杀绝,甚至做好了花钱买顺利的准备。”

“那就好。”谭延闿以前并没有和陈强打过太多交道,而陈强的手段也多数未曝光于外,所以,他听了这话,也便放下心来。

……………

送走了谭延闿,陈强又召集了会议。与自己带来的亲信认真细致地商议了一番。

当时的商办铁路公司之所以成效不佳,除了蛀虫中饱私囊、不事修路外,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陈强一直注重并强调的专业问题。由经营传统行业的商人所组成的铁路公司,既缺乏经营、管理大铁路公司的人才,也没有在复杂地质环境修筑铁路的资质。

如何聘请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如何协调管理层和股东关系,如何组织管理施工等等。都是外行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而陈强敢向张之洞立下军令状,并不是他懂。而是他有信心找到一批内行来干。从德国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加上詹天佑所推荐的邝孙谋(关内外铁路工程司,留美幼童)、颜德庆(沪宁铁路工程司,留美生)两位大工程师,以及柴俊畴、俞人凤等从北洋武备堂铁路工程班和山海关铁路堂调派聘请的工程师和员,再有从上海调来、德国聘请的管理人员。新的铁路公司在管理和技术力量上空前的雄厚。

只要能排除阻碍,顺利接手,筑路工程便会轰轰烈烈地展开。科组织,统筹安排,将是确保进度、缩短工期的有力保障。到时候。勘测、设计、施工将会同步进行,多个路段、多个工程队将一起修筑,只要资金跟上去,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是不缺的。

技术性的会议自然是简单明了的,先从已经勘测完和修了一部分的路段开始施工,也就是武(武汉沙)段和株(沙株洲)段;同时派人对其他线路进行勘测、设计;等到把三省铁路公司都接手过来,便要开始全面的统筹工作。等到明年,至少要有四个工程队进行施工修筑,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铁路巡警亦将扩充至每省五百人。

“资金不是你们的问题,修路的阻碍也不用你们管,你们要考虑的是怎样又快又好地修筑铁路。”

“扫募工人,组建工程队,从培训习到熟练,三四个月的时间应该够了吧!”

“干线的勘测、设计如果滞后,那就修支线;支线的勘测、设计也跟不上,那就修复线。总之,工程队的施工作业不能停。”

…………

雄心勃勃,自信坚决,陈强的态度对于手下的干劲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团体的工作热情往往就取决于领头人的精神意志,而谁都知道,陈强已经把困难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并有信心和能力解决,交给他们的不过是专业范围内的技术问题。

会议结束,陈强转入后面的房间,脸色已是郑重严肃。充满自信,那是给人看的,他自己知道想顺利接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房间内,两三个平民打扮的汉子正在喝茶聊天,见陈强进来,纷纷起身拱手行礼。

“诸位兄弟不必多礼。”陈强摆了摆手,随便地坐了下来,停顿了一下,便开口询问情况。

齐天会在沙只是个小帮派,在江流域的青帮中更是排不上名号。陈强选择他们,除了他们地头熟以外,也正是觉得他们势力小,容易控制。再加上从兴义堂派来的人手,陈强已经在沙布下了耳目网络。

听取了一番汇报后,陈强思索了一会儿,冷笑道:“这么看来,姓王的算是主脑,他在策划,而姓余的和姓金的负责跑腿儿执行。”

“坐堂大哥说得极是。”杨洪名拱了拱手,说道:“余肇康和金幼程虽是凶悍奸诈,但却唯王先谦马首是瞻,此三人又有官身,以官凌商,以商瞒官,把持铁路公司,欺吞冒滥,久为众股东所指摘。”

陈强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杨洪名,这个小帮派的大哥竟然读过书,说起话来有些绉绉的,如果加以打磨,倒是自己的一个得力帮手。

“王先谦虽是主脑,但已是老朽,想必是惜命得很,应该是能被吓住的。”陈强思索着说道:“这条老狗命让我想想。倒是余、金这两个爪牙,却是留不得。两颗人头,应该足够震慑了吧?”

“坐堂大哥高见。”杨洪名表示赞同,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余肇康和金幼程平素里面和心不和,也没少争斗。若是尽皆被杀,矛头所指,过于明显。不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血路救赎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六章 拉打结合,网址:https://www.xbqg9.net/40/40195/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