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夺军(1/2)
作品:《杀破唐》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第五守亮连续三日坐镇军中,一步不曾离开,他日盼夜盼,只等俱珍派人宣旨,他便带兵入宫拥立舒王李谊为皇帝。
凭着这份拥立奇功,他便可以将老对手杨志廉彻底踩在脚下,到时候两军尽在掌握,他俱珍又算什么,端坐大内的天子又算什么。
他望眼欲穿,引颈眺望,望的脖子都酸了,也没见到俱珍派来的信使。
“老货是败了,还是独吞大功。***,好歹给个爽快话嘛。”
第五守亮焦灼地踱着步,忽然有心腹义子进来禀道:“三更末,左军向左银台门增兵三百。”
“增兵,****他祖母的,杨志廉这是要干什么?”
左右神策军分屯于大明宫左右银台门外,左军距离左银台门近,右军距离右银台门近,但宿屯在两门外的却非本部人马,距离右军较近的右银台门由左神策军士兵宿屯,反之,左银台门则由右神策军士卒驻守。
“俱珍现在在干什么,***,老东西,我要派人去帮他一把,推三阻四,就怕老子抢了他的功,这下可好。左军大营可有异动?”
“目下所有别将都在营中候命。”
第五守亮怒道:“杨志廉这是要造反吗?”
正要传令备战,忽传天子宾天,遗诏由皇太子李诵继位。
第五守亮大惊失色,许久才问:“太子今在何处?”
答:“已在太极宫。”
第五守亮的义子第五策惊喜地叫道:“若去南内,我还奈何不了他,那太极宫距离我大营不过一步之遥,请义父立即下令……”
一句话还没完便吃了第五守亮一巴掌。
“蠢货,谁不知道太极宫离我右军最近,太子若有闪失,便是老子的过。”
抽了义子一巴掌,第五守亮心里又笑:“都太子身边无人,还真是,不去南内,不待在大明宫,跑到太极宫去作甚?这不明摆着把脖子伸到老子的刀下吗?哈哈,这么浅显的道理都看不透,真是蠢的可以。”
第五策揉了揉脸,委屈地嘟哝道:“天子遗留诏由太子继位,怕是俱珍已经败了,那厮是个软骨头,只怕早晚要把父亲卖出来,此刻不动手,只怕后患……无穷。”
虽然脸上又挨了一耳光,第五策还是坚持把话完整了。
第五守亮阴狠地笑了起来:“卖你妈的x,话出他口,入我耳,天知地知,还有谁知?”挥手招来一名心腹别将,吩咐道:“去,把那几个人剁剁,拿去喂狗。”
俱珍在右军大营里留有几名心腹,用于和第五守亮传递机密消息,而今事情败露,这几个人自然是不能留了。别将领命而去。
第五守亮轻松地往座椅上一靠,翘了个二郎腿,慢悠悠地发号施令道:“尔等谨守营寨,无我军令不可轻举妄动,违令者,斩。”
太极宫在极度恐慌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见右军大营始终没有动作,李茂暗暗擦了把汗,跌坐在地,他已经精疲力竭。
但事情还没有完,现在还不是躺下睡大觉的时候。喝了碗内廷秘制的参汤,李茂精神稍振,便又去见李淳。
当初他劝李淳把太子接入太极宫,倒不是因为太极宫墙高城厚,或有重兵驻防,而是因为太极宫距离右神策军大营最近,综合各种情报,李茂推断第五守亮是个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又虚伪愚蠢的家伙,让太子把脖子伸到他的刀下,他反而不敢动手。
这个计较,李淳能够理解,洋川王李纬却不能,为恐计划生变,李茂不得不授意青墨将他领入歧途,此刻他二人还在西内苑的松果园里瞎转悠呢。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王当劝太子尽快继位。”
李茂认定解决目前危局的唯一有效路径就是让太子李诵尽快登基,大统之位悬而未决,自难免有人觊觎。
李淳为难道:“父亲乃纯孝之人,闻听皇帝崩殂,已是五内俱焚,如何继位?”
“若不继位,只恐为奸佞所趁。”李忠言亦劝。
李淳低眉思忖片刻:“召太常卿杜黄裳觐见。”
李忠言劝道:“国家有事当召宰相问计,或召翰林学士,大局未定,哪有召见外臣的?以臣愚见,不如召见王叔,此人足智多谋,可备咨询。”
突吐承璀插话道:“索性两个都叫过来,谁的有理,听谁的。”
李淳怒斥道:“尔辈何人,军国大事有你插嘴的份吗?”
突吐承璀羞惭而退,李忠言翻了翻眼,也有些尴尬。
李淳问李茂如何看待,李茂道:“王叔有谋略不假,奈何没有实务经验,杜太常曾在汾阳王幕府中为从事,熟悉实务,可为谋划。”
李淳大喜,急派人召太常卿杜黄裳入宫。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人,他出身于京兆杜氏,进士及第,早年曾入郭子仪幕府,后如今出任侍御史,因得罪权臣裴延龄,十年未获升迁。
京里风声日紧,杜黄裳预感到会有大事发生,一连几晚,晚饭后就衣着齐整地坐于书房中,抚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杀破唐 最新章节第270章 夺军,网址:https://www.xbqg9.net/40/4097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