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 急速武装(1/2)
作品:《铁翼鹰扬》的确,就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想法,并不是要毁灭中华联邦,因为没有必要拉着地球一块毁灭。化一起传来的,是来自约瑟夫.斯大林的一份资料。那上面“充分”显示着苏联全国动员之后,产生的新军队的数量,以及他们需要装备数量。
“这怎么可能,这不过是开战的第三天,他们就能征召到4oo万军人,使他们军队的数量多了一倍。”
“我看在这件事上苏联人做的不坏!”
富兰克林.罗斯福回答的时候多少有些高兴,毕竟当初对苏联援助的时候,美**队包括政府里,许多人都不看好这个国家。可谁也不知道,户口制度以及国营工厂制度,预备役登记制度就造就了这一切。
当克林姆林宫通过一线通向全国布了动员令的时候,所有的退役人员、青年团员、党员几乎全都在征召之列。只是后面两种人,暂时要稍等一下,在第一批动员的预备役人员到达战线并稳定住之后,他们会经过三个月的紧急军训,然后再被补充到前线的军队里。
而在前面,我们大略算过,此刻的苏联最少有将近15oo万预备役人员。最初动员的4oo百万,不过是刚刚离开军队没有过2年的军人。又由于他们第二梯队的制度,使得苏联可以迅扩大,几乎达到一倍的军队。
这并不是神话,只不过富兰克林.罗斯福看到的数字,也包括了那些正艰苦的在道路上行走,慢慢走向集合地的士兵。所以前线的许多部队里,有着相当多数的空额。他拿到的东西,不过是以“半成品”状态,来预计的未来“成品”的部队。
“真没想到,苏联居然可以动员这么多人!”
听着乔治.马歇尔的叹息,富兰克林.罗斯福笑了笑。顺便替乔治.马歇尔解决了他的疑惑。
“这不奇怪,因为他们整个国家就仿佛是一个大军营一样。只要政府一声令下,那些被户口制度、国营工厂制度所管理的人,就必须前往报到。尤其是近一两年退伍的新兵,受过训练,又都年轻而又可靠。有了这个前提,初期动员可以达成这样的效果。而且我们还可以肯定,在未来,约瑟夫.斯大林还可以组织起更多的军队。唯一只有一点,我们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兵器、装备!”
直到富兰克林.罗斯福说到这儿,乔治.马歇尔算是明白了。美国库房里并没有那么多的武器装备,来供应他刚刚看到的,那个文件中所提到的所有装备。
“总统阁下,我想我们的盟国或许也可以提供一些准备,如果仅仅只靠我们的话……”
富兰克林.罗斯福对此摇了摇头,否定了乔治.马歇尔的看法。
“乔治,他们的武器系统与我们的略有区别,暂时来说他们的装备许多是我们在阿拉斯加生产的。可惜的是,我以前也没有想到约瑟夫.斯大林先生一下可以组织起如此庞大的军队,因此他们的武器装备缺额十分巨大。因此,我打算在那儿设立第二个完全生产苏联武器的兵工厂,可在这之前,他们还需要大量的坦克与飞机,而这些我们换装过的东西,还剩下许多。同时那些没有换装的二线部队,加快换装,这样的话希望可以赶得及他们的需要!”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话使乔治.马歇尔没有应声,因为他知道美国生产武器的压力。和平时期过久的美国,生产武器装备的能力比起中华联邦大有不如。
现在要供应美军、加勒比军团、南美军团倘若再加上苏联,就算是再多一个美国,恐怕也吃不消如此多的武器供应。
“总统阁下,我有一个想法,但我不知道会产生什么结果!”
“不,不用说出来,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
“一起看文学网,请支持正版,支持作者创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邮箱:; —————————————————————————————————————
的确,乔治.马歇尔没有说出来,富兰克林.罗斯福就已经明白了他的想法。因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可以供应全世界所有军队,所有口径的各种不同需求的弹药——中华联邦。
应该这样说,无论任何一个国家的弹药生产,对于中华联邦都不是什么秘密。包括所有的军事装备,也不过是对一些老式生产线修改一下,就完全可以生产。
这样说是不是有些夸张,其实,此刻全世界的武器,有哪一样不是因为中华联邦军火工业的强大,而逐步形成了有一定各自特色的装备。而且那个爱钱的麦克.郎,一定有这样的东西。
“那可是一大笔钱!”
富兰克林.罗斯福不知不觉的吐出来这句话,毕竟此刻美军也在不停的编制新的部队打算派上战场。自己的装备也已经有所不足,倘若再背上苏联这个大包袱的话……
但苏联红军的数量,又使富兰克林.罗斯福多少有些拿不定主义。不过乔治.马歇尔下面的话,立即就使他变得轻松了一下。
“是的总统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铁翼鹰扬 最新章节3章 急速武装,网址:https://www.xbqg9.net/43/43231/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