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宽度(1/4)
作品:《钢铁火药和施法者》火烧了起来,木墙草顶的农家长屋霎那间被火焰吞没。>
当[中铁峰郡]和[上铁峰郡]尚存最后一丝安宁时,其他地方却并非如此。>
沃涅郡,钉锤镇,橡树村。>
手无寸铁的男人和女人被麻绳捆成串,鞭子无情抽打在背上,他们跌跌撞撞离开家园,一路哭声。>
上百被掳的帕拉图平民里看不见一个老人,因为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要么被留在房屋被火海吞噬,要么被直接杀害。>
路上除了被掳者,还有载着粮食和器物的马车、驮着衣帛和财货的从马,以及……欢声笑语的特尔敦人。>
再往前走,过了前面那片小树林,这些帕拉图人就将彻底踏上不归路。>
忽然,一个年轻的帕拉图男人挣脱束缚。他在身上藏了一把小刀,趁着蛮人不备悄悄割开了绳索。>
年轻男人第一时间想给身后的妇人解绑,却被妇人含泪推下道路。>
马蹄声和唿哨声从身后传来,年轻男人也流着眼泪,踉踉跄跄跑向树林。>
可是两条腿哪里跑得过四条腿,蹄声越来越近。>
恐惧占据了年轻男人的脑海,他本能地回头去看,一道黑影迎面而来。>
在母亲的尖叫声中,年轻男人被一骨朵兜头打倒。>
打倒年轻帕拉图男人的是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赫德人。>
在其他赫德人的催促之下,年轻的赫德人下了马。他颤抖着拉开弓弦,指着地上的人的心口,背对众骑,闭着眼睛松手。>
角弓“铮”的一声,其他赫德人纷纷欢呼喝彩。>
年轻的赫德人睁开眼睛,发现箭偏了一些,插在地上。他没有声张,默默回收箭簇,踩蹬上鞍,打马跟着其他赫德人走了。>
这个年轻的赫德人是拥有四十户人家的小首领[圆光]之子,[圆光]则是青翎羽那颜[红月]的友伴和臣属。>
青翎羽[红月]拥有六百户人家,在特尔敦部内称得上是一家小有实力的外系部落。>
依照赫德人行军打仗的传统,烤火者将特尔敦部划为左右翼。>
左翼多为不可靠的外系那颜,共计万骑有余;>
右翼则以金人氏的嫡亲那颜为主,近八千人,由烤火者亲自统帅。>
依照战前议定的路线,特尔敦两翼将如同鸟儿张开翅膀,分头劫掠新垦地行省。>
左翼从下游渡河,大致是从[沃涅郡]、[枫石城]进入新垦地。>
右翼从上游渡河,大致是从[铁峰郡]进入新垦地。>
另有一翼人马佯攻镜湖郡,牵扯帕拉图人的力量。>
表面来看上游贫瘠、地广人稀,下游富饶、人烟稠密,让外系那颜去下游劫掠是一种恩惠。>
实际上恰恰相反,按照烤火者的设想:虽然下游更肥,但是渡河也更难,而且帕拉图人的主要战力就部署在下游。>
九月中旬那次大劫掠,就连南岸赫德诸部的联军都没能在镜湖郡讨到好。>
让外系那颜去下游牵扯帕拉图人,自己则带领嫡系人马劫掠上游,再根据战况伺机北上、东下或后撤——这便是烤火者的原定计划。>
特尔敦人很顺从地接受了这明显是在厚此薄彼的战略,就连外系那颜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亲疏有别,难道肥肉不给亲人吃,给外人吃?>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总如计划的那般顺利。>
当铁峰郡表现出极为坚韧的意志,顽强将特尔敦右翼挡在大角河外时。反倒是特尔敦左翼在[沃涅郡]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甚至威胁到了枫石城辖区。>
因为自知战力不济,又没个带头的大首领,所以左翼诸那颜干脆放弃了“打一仗”的想法。>
还没等进入新垦地,特尔敦左翼便一哄而散。大大小小的那颜、科塔分头行动,各凭本事过河,谁抢到就算谁的。>
有的那颜甚至悄咪咪赶着牲群掉头,脚底抹油,不声不响回家去了。>
另一方面,沃涅郡军事长官并未如叛军首领蒙塔涅所建议那样——疏散村庄、收缩兵力、重点布防。>
他把部队部署在两百多公里宽的河岸线上,整体结构就像鸡蛋,“外壳硬、里面软”,内部有一个骠骑兵中队负责清扫散碎敌人。>
很难说他的决策是坏的,而温特斯的决策就是好的。>
因为温特斯是在[沃涅郡兵力空虚]的前提下做出判断。>
兵力不足则无法有效据河防御,所以温特斯建议沃涅郡让出河岸、疏散乡村、谨守堡垒和城镇,尽可能减小损失。>
但实际情况是[为了来年的讨伐叛军作战,七个步兵大队正在沃涅郡秘密集结]——温特斯当然不知道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最新章节第六十四章 宽度,网址:https://www.xbqg9.net/44/4444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