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间奏(2/5)
作品:《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正是因为有这些满腔怒火、自愿参战的男人,罗纳德才敢放手一搏。>
铁峰郡民兵靠河结阵,以拒马和栅栏抵挡蛮子的冲击。>
他们的北侧是内凹的河道,东侧是一处因为河岸塌陷出现的土台。>
土台的形状有点像梯田,高度大约有一米左右。越靠近河岸落差约大,越靠近内陆落差越小。>
铁峰郡民兵没有占据土台,这导致他们处于不利的位置。>
反观特尔敦人在土台之上驰骋骑射,倒是占了几分居高临下的便宜。>
见帕拉图人的阵型没有松动的迹象,观战的青翎羽[朵歹]收起白色马尾旌旗,打出了红色马尾旌旗。>
如同是散而复聚的蜂群,特尔敦轻骑重新集结,在铁峰郡农夫的拒马阵前方列成横队。>
虽然罗纳德少校实战经验不多,但他不可能认不出这是什么,他大吼提醒部下和民兵:“蛮子要用泰基斯战法!”>
肃杀的号角声中,特尔敦战线的最右端率先动作,其他头领依次跟随。>
特尔敦轻骑如同是一条长蛇,以逆时针的方式环绕拒马阵飞驰,死死勒住帕拉图人。>
与此同时,特尔敦一方的披甲重骑仍旧蓄势待发。>
罗纳德的拒马阵被特尔敦轻骑“裹”住,轰雷似的马蹄声压得人近乎窒息。>
西面八方传来的不仅仅是蹄声,还有响箭的刺耳尖啸。>
一个扶着门板的中年农夫不声不响地栽倒,一支无羽箭插在他的后颈上,还在微微颤抖。>
特尔敦人环绕拒马阵驰射,没有任何死角,铁峰郡人的盾牌已然失去大半效用。>
环绕、骑射,这就是帕拉图人口中的“泰基斯战法”。>
其可怕之处不单是无射击死角,更使得帕拉图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特尔敦弓骑的射程之内。>
一击脱离式的掠阵骑射,留给骑手的射击窗口极其短暂,每次掠阵至多不过放三四箭。>
而环绕拒马阵飞驰的特尔敦轻骑却可以无限制地施射,直至把箭囊射空。>
面对泰基斯战法,最好的策略莫过于给战士披甲,并用大量投射武器还击。>
盔甲和远程武器……这两样东西罗纳德手上都很缺少。>
民兵用猎弓和投石索艰难反击,每个特尔敦人落马都要十条下铁峰郡人的性命来换。>
目睹民兵接连中箭倒下,罗纳德少校几乎快要咬碎牙齿。>
泰基斯战法意味着一刻不停歇地奔驰,特尔敦人的战马的体力正在迅速消耗。>
下铁峰郡人的拒马阵摇摇欲坠的同时,特尔敦轻骑也逐渐显露颓势。>
终于,罗纳德看到越来越多的特尔敦战马就连跃上膝盖高的土台都极为吃力。>
“风笛手!”少校大吼。>
民兵没有军鼓,更没有军号,只有两把风笛充当传令工具。>
风笛手听到命令,深吸一口气,使劲夹住气囊。他们不会吹军用旋律,所以少校只要他们能吹出动静,越响越好。>
轰隆的马蹄声、响箭的尖啸、垂死人类的呼喊和惨叫……嘹亮、锐利的风笛声穿透了战场的嘈杂,传进每个人耳中。>
这种声音实在太过奇特,以至于没有人会听错。>
特尔敦人不明所以,而铁峰郡的农夫们紧紧握住武器——风笛一响,就是总攻的时刻。>
“洛夫伦西克斯·亚当!”少校厉声暴喝。>
亚当用一声咆哮作为回应。>
拒马阵朝着河道的一侧的拒马忽地被搬开,亚当带着他的部下——所有见过血的民兵——冲出拒马阵,踏着沙滩和河水,凶狠地插进特尔敦轻骑的奔流之中。>
与此同时,另外一部分民兵抬着尖木桩涌出拒马阵,在拒马阵与河水之间树起一道屏障。>
好似天崩地裂的一斧头斫下,缠绕在帕拉图人身上的巨蛇霎那间被一劈两断。>
尖木桩外面的特尔敦轻骑茫然地回望,不知发生了什么。>
被困在尖木桩、河道、台地和帕拉图人之间的特尔敦轻骑霎那间从“包围两腿人”变成“被两腿人包围”,肝胆俱丧。>
又有反应不及的特尔敦轻骑没能勒停战马,一头扎进这块死地。>
对于泰基斯战法,与赫德人互相攻杀上百年的帕拉图人同样了解。>
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受害者的帕拉图人比赫德人更加了解泰基斯战法的优劣所在。>
泰基斯战法的核心在于“环绕”,而且一定是逆时针绕行。>
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即便有些人能左右开弓,左手也不如右手有力。>
左手持弓、右手拉弦,必然朝战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 最新章节第七十二章 间奏,网址:https://www.xbqg9.net/44/44441/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