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庞大舰队
作品:《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另一面大海之上,英军舰队司令拉文·霍巴克中将已经要被弗里德里希逼疯了,因为奥地利的舰队又抛锚了。
这一次奥地利人派出的舰队数量空前庞大,仅仅是超一级战列舰就有三艘,更不用说其它型号的战列舰总数达到了十二艘,再加上各类军舰输运船,单单是人员规模超过了两万七千人。
这让英国派出的二十人调查团和七艘军舰组成的队伍显得有些渺小。
英国调查团团长小比利·穆伦感觉压力倍增,他甚至都怀疑奥地利人是有预谋和己方干一仗的。要说这事也很奇怪,荷兰商船在南洋被英国海盗袭击,结果是奥英两国负责调查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皇家海军为了震慑对方,直接派出了一支由七艘新式明轮战舰组成的舰队,结果后者派出了一支更加庞大的舰队。
当然这并不是弗兰茨授意的,倒不是说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也吓了一跳。
坐了十明的时代,甚至连中世纪国家都算不上,先不说能不能征服,交流都是问题。
弗兰茨必须要用他们能“明白的方式”与之交流,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
于是乎他便制定了消灭二十七个部族的计划,流程还是当初的老样子,奥地利人会将其击溃,然后由其他部落瓜分其子女和财物,弗兰茨只要土地。
不过当时还是西非的雨季,对于近代化的奥地利陆军来说,跑到热带雨林和原始人搏斗什么的还是要尽量避免。
可雨季刚过欧洲大陆上的事端不断,直到近期奥地利才腾出手来。只要在五月雨季来临之前结束战斗就好。
其实除了军队,还有大批前往西非的殖民者和专业的技术工人,其中主要是熟练农民和养殖业者。
当然也有一些探险家和地质工作者,毕竟此时欧洲人对非洲内陆地区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尤其是在地质方面,十五世纪有个探险家看到非洲人用兽皮和欧洲人交换铁器,便得出了一个结论非洲没有铁。
这个离谱的传言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期还有欧洲人信以为真。
除此之外,各种贵金属,以及稀有金属非洲的储量也不少,只不过现在还没被人发现而已。
当然眼下在非洲回笼资金最快的方式,仍然是种植业。此为奥地利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指望从本国调人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弗兰茨需要将那些部落酋长们,变成种植园主,只有将他们纳入奥地利的经济体系中,才能让当地长久保持稳定。
“好吧,弗里德里希叔叔,不管这次是哪位将军带队,我还是原来的要求,只败不追,引火烧山。”
此时正是西非地区最干旱的季节,火攻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省时省力,被烧过的土地还会留下大量的腐殖质正好可以用来耕种。
至于破坏环境什么的,现在的弗兰茨还不能想那么多,而且又不是本土,大不了采取轮耕制度么。
只败不追的原因很简单,非洲这地方人生地不熟的,奥地利军队真的乱追一通可能会扩大战果也可能会掉入陷阱。
至于剿灭那些敌对部落的残余势力,完全可以让当地的其他部落代劳,当然如果真有什么陷阱他们也会替奥地利一方踩了。
至于那些反叛的部落很快就会发现,他们一旦示弱就是自寻死路,因为会被周围的同胞们分尸,所以他们便只能选择背水一战。
不过拼数值的游戏,弗兰茨还是很喜欢的,毕竟两者的科技和组织度都差着几个时代正面对决不存在输的可能性。
弗里德里希对弗兰茨的做法显得有些不以为然,这让后者不得不再次提醒前者。
“弗里德里希叔叔,您也不想成为奥地利的千古罪人吧”
两者一番讨论之后,弗里德里希不得不接受弗兰茨派遣督战员和检察官的建议。
实际上弗兰茨更希望能派一些自己的得力助手,但是现实是没有。
没错弗兰茨手上确实有不少的专家学者,愿意与其交好的军人也多如牛毛。
但是弗兰茨能通过后世的历史得知哪些学者和专家是有真材实料的,却没法分辨这些军人的优劣。
毕竟奥地利历史上最后一批名将此时大多已经成名,没成名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根本就不缺名气。
而真将那些老将派到非洲,怕是还没打仗就得病死了。
同理将己方最后那几个名将派到非洲也有不小几率死去,而且这些人大多属于贵族出身,并不需要什么战功就能坐上他们日后的位置。
至于这些督战员和检察官实际上都是帝国内部的优秀毕业生;当然这些人的“优秀”,并不是他们导师给的,而是通过来参加弗兰茨的考试得到的。
但那些考试其实也不能证明什么,能证明他们的只有战场和实践。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六章 庞大舰队,网址:https://www.xbqg9.net/44/4462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