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广渠门(2/3)
作品:《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折向南行,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将四只鸡往空间里一送,又从龙潭路绕进了外城。
龙潭路在龙潭湖北侧,眼下的龙潭湖是景点,但还不收费,不少人在这边钓鱼。
唐植桐没有下车掺和,继续往西直至天坛。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占地面积很大,从民国七年开始对外开放,但老四九城人却有很多人没有去过,因为门票不便宜。
眼下动物园八分钱一张票,地坛两分钱一张票,天坛的门票价却足足有四毛五,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唐植桐也没去过天坛,但听说里面早在前年就已经充分利用场地优势,建起了农场、林场,以高粱、白薯、黄豆为主。
可以预见的是,天坛及其上级部门这两年能比其他单位的日子好过一些。
唐植桐在外面能瞅见天坛上空高高在上的风筝,这里倒是一个不错的放风筝的场所,地方大、人少,还没有什么电线杆。
唐植桐打算回家问问小王同学要不要来这里试试,不过在回家之前,还得去一趟椿树胡同。
作为一名端水大师,自家前两天吃了油渣,唐植桐自然不能少了椿树胡同的那份。
唐植桐是将板油藏在挎包里带上楼的,这种东西得留意,尽可能的不要让外人看到。
叶志娟对女婿的到来比较意外,小两口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孟不离焦、形影相随的。
“妈,前两天街道办的徐卉去我那边了一趟,说上面有规定,干部不让养鸡,我今天把家里的鸡都处理了,捎带着带了点板油过来。”唐植桐一边从挎包里掏出用报纸包裹的板油,一边说道。
“有心了,不过你也得留意自身安全。”叶志娟没有推辞,也没有问板油的来路,而是嘱咐了一句。
“您放心吧,我还是那句话,从我手里经的这些,都不占别人定量,也都处理好了,不会留下任何首尾。”唐植桐没法解释来源,只能一遍遍保证。
“嗯,你有数就好,手里短了钱跟我开口。”叶志娟点了点头,表明态度。
“好嘞!我先把板油给炼了。”唐植桐将报纸揭开,拿着就走向厨房,自己有挂,能将飘到屋外的气味最大程度的隐藏好,若是放任叶志娟做,恐怕半栋楼的邻居都知道王家今儿吃肉了。
“桉子,一会热上馒头,多热几个,你在这边吃了再走。”叶志娟在唐植桐进厨房前吩咐道。
“好嘞!”唐植桐没有推辞,眼瞅着也到了饭点了,回家吃窝头不如在这边吃个馒头……
王敬民不知道去哪儿疯玩了,唐植桐上楼时没看到他,家里也没有,直到板油快炼好的时候,他才回来。
一进门,炼化板油特有的香味就钻进了王敬民的鼻子里,王敬民“咣”的把门带上,蹭蹭的往厨房跑:“姐夫!今天吃油渣吗?我在外面一点味道都没闻见!”
“让你闻见岂不是整个楼都闻见了?咱闷声吃,不往外说。”唐植桐看着跑的满头汗的小舅子,叮嘱道。
“知道了,姐夫,你都快赶上我姐啰嗦了。”王敬民眼睛盯着饭锅随口埋怨一句。
“嘿,你真胆儿肥了,回头我告诉你姐,你说她啰嗦。”唐植桐盯着油锅,跟小舅子逗闷子。
“姐夫,你这是告刁状!我没有说我姐啰嗦,我是说你……我也不是说你……行了,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姐夫,做人要厚道。”王敬民已经彻底被油渣的香味勾了魂,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油渣,也不嘴硬了,一副让干啥就干啥的模样。
唐植桐哈哈一笑,也不再逗小舅子,开始捞油渣。
与此同时,凤芝也在一个劲的催小王同学:“嫂子,差不多了吧?该回家了吧?”
“再等等,等我把这块地扫完。大家伙还都没走,咱也不好走,对吧?”小王同学是第一次参加胡同里的集体劳动,很是新鲜,干的起劲,但凤芝不是啊,她现在就想着抓紧回家吃点饭去放风筝。
张桂芳忙活了一上午,终于把鸡圈给拆了,并细细的翻了一遍地。
地上那层鸡粪也来不及发酵,被她直接翻了一层厚厚的土压在了底下,等种上菜、发了芽,根扎下去的时候,鸡粪也差不多自然分解了,正好赶上肥力最好的时候。
家里的鸡窝是当初何和贺师傅给垒的,不光垒的漂亮,还很结实,张桂芳试了两次都没能拆动,也就留下了。
等唐植桐到家的时候,家人已经吃完饭,凤芝正央求着小王同学带她去放风筝。
“妈,这是卖鸡的钱,您收着。一共卖了二百四十多,回来的路上我看到有卖苹果的,买了点苹果,还剩二百四。”放风筝略等于春游,春游跟野餐是最配的,但眼下没有这个条件,只能准备点水果。
唐植桐回来的路上就在琢磨这事,并往挎包里塞了点十来个苹果,借着卖鸡马上编了个理由说了出来。
“这么多?!”张桂芳激动的手都打哆嗦,压根就没在意什么苹果,二百四十块钱已经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最新章节740广渠门,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18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