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鬼节(1/2)
作品:《晚明风华》“亏你还知是本帅。”
老将语气漠然的说道,摘下面甲,露出一张石雕般硬朗峻肃的面庞。
释永真见到仇人熟悉的脸,又恨又怕,再也没有丝毫侥幸之心,身子一软就瘫倒在地,犹如烂泥。
“戚帅,贫僧老矣,看在故人的份上,还请戚帅高抬贵手,网开一面啊。”
“呜呜…嗬嗬…”
释永真涕泪横流,浑身颤抖,哭的像是失去父母保护的三岁孩子。
此时此刻,他完全没有想到佛祖的保佑,哪怕佛像就在他身后,哪怕他自称花佛。
他十岁出家,至今刚好五十年,却比任何人都不信佛祖。
戚继光居高临下的俯视这个所谓的故人,杀意如铁。
此人的确算是故人。
可是故人和敌人,只差一笔,只差一刀!
他当年初来浙江练兵,曾经下文给海天寺,请这个海盐县有名的大财主,捐献一笔军饷。
结果呢?
释永真居然仗着释家庇佑,说寺中无钱,一毛不拔。
他只好亲自上门请求助饷,此人满口佛经妙法,只说出家人不涉世事,并无余财,只愿派出僧人三十六,为阵亡将士超度亡灵。
若是如此,也就罢了。
他也不能因为对方不捐,就拔刀杀人。
可是后来,这妖僧居然通倭,还在寺中窝藏倭寇。
那就是找死了。
“你恶贯满盈,却活到六十岁,也真是天道不公。”戚继光每一个字都透着彻骨的寒意。
“戚帅!”释永真抬起一张因为酒色过度而猥琐无比的老脸,“贫僧还有三千两纹银,愿意献给戚帅,还望戚帅开恩呐。”
“只有三千两?”戚继光倒是有点惊讶。
释永真可是以豪富著称,当年就是逃往海上,也是带了很多金银。
怎么只剩三千两?这么多年也花不完啊。
释永真知道戚继光不信,为了活命只好解释道:
“贫僧为了回到海天寺,要回寺产,之前行贿打点各官,共花了十几万两,实在是没钱了。”
说到这里,他对戚继光就更加怨恨。
他的钱没有白花。就在上月底,陆上有人通知他,事情即将办妥,会有人弹劾戚继光当年诬蔑栽赃,挟私报复。
只要成为被冤枉陷害的苦主,就算朝廷不再追究戚继光,他也能重回海天寺,卷土重来。
此事其实已经板上钉钉了。最多到十月,他就能大摇大摆的回到海天寺,恢复僧司都纲的官位。
可是这杀千刀的戚元敬一来,什么都完了!
……
船上的朱寅毫不紧张,好整以暇的用人贩子的鱼竿在船头钓鱼。
准备钓几条鱼,让靳云娘红烧了给义父庆功。
“上钩了!”朱寅用力一甩鱼竿,一条银光灿灿的大带鱼就“啪”的一声摔在甲板上,摇头摆尾的挣扎。
可是只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
朱寅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新鲜的东海带鱼,那是真香!
“主公威武!”康熙赶紧冲过来,取下鱼钩,重新上饵。
康乾则是喜滋滋的揪着大带鱼,蹲在甲板上刮鳞挖腮。
经常在船上做饭的靳云娘,此时也用火刀和艾绒打着了火,开始在铁锅里热油了。
姜、蒜、盐、酱、花椒、胡椒、官、武将,还有涉嫌通倭的宁波商人、徽州商人、江湖会首。
甚至,还涉及到当今淮王朱载坚!
当年朱载坚不是淮王世子,还只是个郁郁不得志、受到世子打压的倒霉弟弟,所以和释永真有过来往。
可是如今,朱载坚走了狗屎运,因其兄无子,继承了淮王的王位。
至于他的把柄,则是在信中索要天竺虎狼之药,请释永真代为大量售卖违禁货物给倭寇。
还在信中大肆吹捧严党,请释永真代他贿赂严嵩,谋划改立世子。
无论是交通大臣,还是通倭,一旦捅出去,他那些兄弟都不会放过他。
这些亲笔书信,笔迹无法作假,除非是代笔。但释永真既然留在身边,肯定都是能作为笔迹证据的亲笔信。
否则,他不会留在现在,还认真仔细的留下备注。
戚继光道:“这些信件,足可为罪证,却又很是烫手。可以要挟别人,也可能害了自己。”
“老夫本待付之一炬,不让你见到。可官场险恶,你要走仕途之道,这些信件说不定可为奇兵。”
朱寅拿着信件不撒手,小脸一本正经的说道:
“义父放心,我不是三岁孩子了,心中知道轻重。这些信件,孩儿会保管好的,绝不让其他人看见。”
戚继光点点头,“还拷问出一件事,已是火烧眉毛。”
“这岛上的海盗,原来大多去攻打岱山岛的丁火根了。主谋就是松浦家的松浦忠信。”
“今天是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晚明风华 最新章节第六十一章 鬼节,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3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