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县衙(2/2)
作品:《晚明风华》
宁采薇也露出职业假笑,“那就再会吧。若是百日之后续期,可是只收停泊费?”
守渡人正色道:“那是当然。有的钱,同一人身上只能赚一次。”
众人正要离开,那守渡人忽然说道:
“诸位刚来南京,初来乍到,可需要购买一些必要书籍?请看这边…”
他指指书架上一排排崭新的书籍。
朱寅对繁体字已经很熟悉,眯眼一看,只见是《士商类要》、《一统路程图记》等书。
这种书,的确是有用。
朱寅当即买了四本,花了二两银子。
这其实很贵了。
二两银子能买三石粮食。可是此时的明朝,书籍仍不便宜。
众人回到船上,将马匹全部牵上岸,马车也推上来。
至此,才算是弃船换马。
朱寅翻看新买的南京街衢图,指引马车上了利涉桥,进入贡院街,又沿着热闹无比的贡院街往西,来到东牌楼的夫子庙。
夫子庙前更是热闹到极点。一眼望去都是人群。
来这里,当然是吃饭。
找到一家叫畅快楼的酒楼,进去吃饱喝足。
吃完饭,朱寅等人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买户口!
没有户口就是流民身份,处处受阻。
之所以说“买户口”,是因为此时的明朝,黄册户籍统计混乱不堪,基层管理已经废弛。
官府胥吏趁机舞弊敛财,视国家户籍制度如儿戏。
晚明时期纲纪崩坏。加上商业迅猛发展,士民对金钱的崇拜空前高涨。
在朱寅看来,晚明社会有点像十官才可以乘轿。三品以下文官和所有武将,只许乘车骑马。
然而律法就是用来破坏的。如今别说所有文官,就是武官也开始乘轿。
别说官员,就算商人富户,官场小吏,也都乘轿成风。
朱寅的马车在左边停下,然后取了几十两黄金,就带着众人走向县衙。
县衙门口的台阶之上,挺胸凸肚的站着一排衙兵,廊下立着一面大鼓。
这就是县衙的鸣冤鼓了。
可是鸣冤鼓上的鼓槌,却是不翼而飞。
也不知道是本就没有呢,还是被人取走了。
朱寅来到衙门前,看着高大威严的门面,对古代县衙的认知,又真切了很多。
后世影视剧中,知县就是个芝麻官,县衙就是个小衙门,没有多少威严。
可是事实似乎不是这样。
这江宁县衙,视觉上就让人感到一种不可冒犯的威严。
所谓“区区知县”,看样子也绝非什么芝麻官。
“此乃县衙重地!阶下何人,来此何事?”
守门的衙兵按刀喝问。
“可有名剌投递?若无名剌,速速离去!”
:更新晚了,自罚三杯。晚安。蟹蟹!
本章已完成! 晚明风华 最新章节第七十一章 县衙,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3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