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除拜(2)(1/3)

作品:《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宋天下二十四路,符合宰执资质的,自然不止赵煦说的这些人。

旁的不提,单单是如今朝中,符合要求的六部尚书,一个也没有被点名。

但两宫却都下意识的接受了赵煦所圈定的人选。

而且立刻就开始了,对赵煦点名的人,进行评判。

“大名府韩相公,是先帝潜邸大臣,深得先帝信任……又是国家元老,深谙朝政……若拜相辅政,必可有所作为……”向太后首先说道。

太皇太后,却想起了韩维的小儿子韩宗厚的表现,心里面有些不高兴了,当即挑刺:“韩维固是先帝潜邸大臣,国家元老,可乃兄康国公今方以宰相致仕!”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此祖宗法度!父子、兄弟、叔侄、舅甥绝不可接替拜相!”

这一句话,不仅仅将韩维给排除在宰执人选之外。

也将在杭州的韩缜给否掉了。

向太后自然不愿,也不敢和太皇太后硬顶,只好问道:“那依娘娘之见,谁人可堪宰相?”

太皇太后犹豫了一下,道:“依老身所见,左相申国公已是簪缨之家。”

“右相最好还是选一位,非世代簪缨者为好。”

“如此,才能平衡内外……”

这话也是冠冕堂皇,很有道理,向太后只能附和:“娘娘所言甚是!”

赵煦也跟着道:“太母所虑甚是!”

这就让太皇太后开心起来。

这些日子来,心中的憋屈多少散了些。

心道:“叫尔等不顺老身心意!老身也必不让尔等如愿!”

却是这位太皇太后,看着元老们不给她面子。

于是,便在这拜相事上,故意找借口,与他们为难。

她的性子,一向如此,爱恨分明的很。

这样想着,太皇太后就道:“如此来说,右相便只能从孙学士、蒲学士中选了!”

“可是,孙学士身体一直不大好!”太皇太后悠悠叹息着。

她对孙固的印象非常好。

这位老臣,为人谨慎、低调,官声也不错。

就是身体不好,元丰章,但不宜穷追猛打。

一般来说,人走债销,尤其是宰执级别的大臣。

在台上的时候,骂骂他就得了。

他下台了,还是应该给体面,要有默契的不再攻击。

不然的话,今天你揭我底,明天我开你盒,互相共沉沦,疯狂拿彼此私德、私生活说话,甚至找彼此子侄的毛病。

那大家就都别玩了!

新旧两党内部,除了少数几个人经得起查外,其他人谁经得起查?那个屁股下面没有一堆黑料?

就像今年被贬的上官均、鲜于侁。

没查之前,君子典范,天下名士,两袖清风。

一查……

贪墨、徇私、舞弊,都被查出来了。

所以,蒲宗孟这个事情,很诡异,也很不合常理。

因为,蒲宗孟被人这么搞,新党的其他人,都是无动于衷。

王珪、蔡确,视而不见。

章惇、李清臣,一言不发。

不但不给蒲宗孟平反,也不给他声援,甚至没有针对性的报复。

这太不合理了!

根本不是赵煦熟悉的那个新党!

说好的睚眦必报呢?

说好的抱团呢?

所以,现在的赵煦不得不怀疑,蒲宗孟是被新党、旧党联手搞掉的。

他是有理由的。

根据赵煦调查所知,蒲宗孟是新党大臣里,在经济方面最激进的人。

当年吕惠卿推手实法的时候,连王安石都吓了一大跳。

但,蒲宗孟却表示:小吕还是太保守了,居然说什么,在受灾地区,应该暂缓推行手实法。

但受灾灾民,难道就不是我大宋赤子吗?

怎么能剥夺这些赤子为大宋社稷做贡献的资格?

这哪里是在帮他们?

分明是在害他们啊!

应该不分灾凶,一视同仁的在所有地方都推行手实法。

让天下臣民,都为大宋中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蒲宗孟在朝,这十几年,类似的言论,不止这么一起。

这种在经济政策上的激进做法,自然而然,会给他拉到一大帮仇恨。

但,还不至于,让新旧两党联手默契的做掉他。

赵煦感觉,蒲宗孟肯定是犯了某些忌讳,踩到了新、旧两党的红线。

甚至……

考虑到,蒲宗孟被罢是新党全盛时期的元丰四年被罢尚书左丞。

搞不好,蒲宗孟有可能是被新党自己干掉的。

至于原因,赵煦大概猜到了一些。

所以这次选宰执,赵煦就将蒲宗孟放进名单。

两宫却是沉吟了片刻,良久后,太皇太后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最新章节第七百五十一章 除拜(2),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49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