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京东铁马(3)(1/2)

作品:《我在现代留过学

听完吴居厚的报告,两宫立刻下诏,命令彻查。

为了防止有司拖延、推诿。

两宫直接下令,由龙图阁直学士、户部侍郎李定牵头从御史台抽调御史前往京东路、京东西路调查。

李定自然是干劲十足。

当即命令,在汴京城张榜公示,宣布接受对京东路、京东西路的一切士民官员的检举。

并选派了监察御史黄降权知登闻检院,开启登闻检院的崇仁、申明、思谏三检箱。

一切有关京东路、京东西路的告诉、冤情和案件,都可以投入这三个检箱。

……

吴居厚和京东路、京东西路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占据两宫和赵煦多少时间。

当日,见完李定,把事情布置下去后。

两宫就带着赵煦,在保慈宫里,操练了一个下午的礼仪。

第二天,三月甲寅(二十)。

天刚刚蒙蒙亮,赵煦就已经醒来,洗漱完毕后,向太后就带着人来了。

在向太后身边的女官们的服侍下,赵煦穿上了为他特制的天子祭服。

白纱中单为里,朱袜赤舄,外服玄衣纁裳,十二章服在身,物!

唐高宗传下来的宝贝!

据说武则天、唐玄宗、唐宣宗都坐过它。

所以,历代大宋天子都宝贝着它。

历代不断修葺,不断维护,也不断保养,这才总算没有让这个宝贝散了架子。

但是呢……

它到底是上了年纪的,所以,赵煦记得,他上上辈子每次坐它,总能听到这宝贝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而且坐在玉辂里,也是摇摇晃晃,好多次赵煦都担心它半路散架。

好在它终究也没有散过架。

今日是三月甲寅(二十)。

大行皇帝梓宫移于景灵宫后的第一天,也是群臣第一次瞻仰大行皇帝御容画像。

同时,也是赵煦此生第一次出皇城。

自然礼仪性很浓,也是朝野瞩目之事,可以说是满城瞩目也不为过。

一声净鞭后,随着礼官的呼喝声:“天子乘车!”

在冯景的服侍下,赵煦登上玉辂。

紧接着又是一声净鞭。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分别在内臣服侍下,乘上为她们特制全新的厌翟车。

于是,在御前钧容直第一、第二班的乐师们的鼓吹前导下,庞大的天子仪卫缓缓向前。

在这些骑着马的乐师后面,紧紧跟着的是俗称‘长入祗候’或者‘孩儿班’的殿前东班第三班的禁军。

他们在自己的脑后,都系着一条青红色的束带。

这是他们祖先忠义的象征——陈桥兵变,昔年的大周殿前司东班第三班,全体为柴氏殉国而死。

太祖感慨他们的忠义,亲自命令收养这些人的遗孤,将他们重新编入其父祖牺牲的殿前司东班第三班,并准许他们在自己幞头或者脑后,系上代表忠义的青红色系带。

此后百年,东三班,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始终是守卫大宋天子殿前的亲事官禁军。

东三班后面,就是东西两班禁军仪卫。

然后是御龙左右直、御龙骨朵直……

而在赵煦的玉辂左右护卫的,自然是昔年守卫庆宁宫,如今已经正式编入御龙左直的禁军。

……

景灵宫。

大宋历代天子以及祖宗御容在京奉安之地。

也是如今大行皇帝梓宫暂留之宫。

赵煦坐着玉辂,在禁军仪卫护卫下,来到了这景灵宫的正门。

仪卫停下。

群臣从景灵宫两侧鱼贯而出,他们朝服在身,持芴而立,纷纷拜道:“臣等恭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于是,便有着两宫仪卫,举着排扇和黄罗伞上前。

将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厌翟车附近,围的水泄不通,没有留下一丝供人偷窥的缝隙。

两宫这才缓缓下车。

赵煦在这个时候,也在冯景的服侍下,从玉辂中走下。

他微微抬头,看向已经被禁军分开的御街另一侧。

人山人海!

数不清的汴京百姓,都聚拢在御街另一侧。

甚至有人爬到了御街另一侧栽种的行道树上。

哪怕隔得很远,赵煦依然能听到人群在他下车时发出的欢呼声:“圣躬万福!圣躬万福!”

这却是他上上辈子没有的事情。

赵煦听着欢呼,他微微垂首,琉珠摇晃间,他轻声道:“这就是民意啊!”

唐太宗说,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但赵煦知道,民意是可以被影响,也可以被操纵,甚至可以被扭曲的。

就像现在,正如此时此刻。

那些百姓知道赵煦是什么人吗?不知道,但并不妨碍,他们将赵煦认定为一个‘纯孝精俊的少年天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最新章节第八十五章 京东铁马(3),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4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