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想不到(2/5)

作品:《文豪1978

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热销再添了热度,成为了1992年开春的第一把火。

参加完座谈会,林朝阳本打算回香江,结果洪子诚跑过来通知他,说燕大学位评定委员会已经通过了他的荣誉学位审核。

「昨天学校刚把建议名单报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那边备案,下个月举办授予仪式的话你有时间没?」

燕大的荣誉博士学位可比香江中文大学的流程要繁琐多了,授予仪式理论上可以在名单上报之后的两年之内完成。

不过林朝阳的情况特殊,燕大决定等备案完成之后就尽快为他举办授予仪式。

既然如此,也得等到3月份。

「有时间。」

2月还有一个星期就结束了,林朝阳嫌跑来跑去麻烦,索性答应了下来。

留在燕京,他每天早睡晚醒,看看书、浇浇花,偶尔去西院跟来做客的同行聊聊天,感觉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一直到3月的第一个周末,陶玉书突然出现在小六部口胡同里。

「你回来怎么也不说一声!」林朝阳看到她一脸惊喜。

陶玉书笑着说道:「给你个惊喜!」

下周二燕大就要为林朝阳授予荣誉学位,陶玉书这次回来是专程参加荣誉学位授予仪式的。

老婆闪现燕京,两个小家伙又不在,再加上独守空房半个多月,林朝阳晚上好好表现了一把。

周二上午,林朝阳和陶玉书一起来到燕大。阳春三月,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未名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湖水波光粼粼,浮光跃金。

微风吹过湖畔柳树刚抽出的嫩芽,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

博雅塔静静地矗立在未名湖旁,古朴典雅的身影倒映在湖水中,与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湖南岸的钟亭、临湖轩,湖心岛的石舫、鲁斯亭—·

一应景致如同往昔,可时光匆匆,让林朝阳心中忍不住生出几分惆怅。

「时间过得真快啊!」

陶玉书挽着他的胳膊,漫步在湖边小路上,。「是啊。一晃这么多年了,

我们都快四十了,可燕大还是那个燕大。」

这几年夫妻俩虽然偶尔也会回燕大,但多是冬日方物寂蓼之际,总是感觉格外萧瑟。

这阵子校园里春暖花开,冷不丁逛一下心中难免生出感慨来。

「燕大现在变化可大着呢!」林朝阳笑着说道。

从八十年代开始,燕大就开始大兴土木,85年之后国家计委更是将燕大基建列入国家重点工程计划大本之内。

光是重点工程的理科楼群就建了11.3万平方米,1000余套教工住宅,学生住宅8万平方米笼统算下来,十几年时间里,燕大新建的校舍超过了40万平方米,算上整修的建筑就更多了,许多夫妻二人记忆中的建筑已经消失不见。

两人一路边走边聊,有些学生似乎认出了林朝阳,多数人只是多看了几眼,没敢上前打扰,但还是有些胆子大的忍不住凑上前来。

「您是朝阳老师?」

因为早年的工作关系,林朝阳的笔名在燕大很少被人提及,燕大的师友提到他多是以「朝阳」来称呼,学生们耳濡目染自然也是这样的称呼。

86年停职之后他鲜少出现在燕大,这一茬学生对他的印象都停留在电视、报纸上的形象,一下子见到真人有些不敢确认。

林朝阳微笑着应了一声,「是我。」

女学生满脸惊喜,「真没想到能在学校见到您,我特别喜欢您的小说!

+

「谢谢。」

寒暄两句,学生遗憾今天出门没带书出门,「我前两天还买了您的《舌尖上的中国》,真没想到您散文写的比小说还好!」

女学生崇拜的眼神都快溢出来了,神色之间满是雀跃。

「过奖了—

林朝阳跟女学生聊了几句,得知她叫晓白,是个川妹子,燕大88级西语系法语专业的学生。

两人聊天期间,陆续有学生发现林朝阳,并靠近了过来。

没一会儿的功夫,林朝阳身边就聚集了一群学生,热情洋溢的和他对话交流。

站在原地跟学生们聊了十多分钟,林朝阳见学生越聚越多,一点没有散的意思,还有不少学生已经冲回宿舍去拿书,打算要跟林朝阳要个签名。

他只好说今天是来领荣誉学位的,大家有想要签名的,可以去大讲堂那里找他。

好不容易抽身而出,陶玉书打趣他,「你这回算是衣锦还乡了!’

「我都衣锦还乡多少回了,你才知道?」

夫妻俩说着笑话,一路来到学位办公室,洪子诚和学位委员会主席刘庆峰已经等在这里。

刘庆峰跟林朝阳介绍了一下授予仪式的流程,又闲聊了一阵,几人便往大讲堂走去。

林朝阳的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举办地点就在大讲堂,也就是前些年的大饭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 最新章节第570章 想不到,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76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