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7章 陌上桑(2/3)
作品:《诡三国》?>
“……当下中原幸归师,戎归狄贡,乃大汉之福也。诸位自当宵衣旰食,唯念苍生,勤奋用命,方可无愧于天地,回报陛下之恩德也。若有耳目之不明者,致使贼寇内外为患,屏蔽耳目,驱逐忠良,或窃弄威权,或厚敛重赋,犹如蚁壤成一漏!”>
曹操声音震震,似乎连周边原本的一些声音全数都给压制了下去,只有曹操一个人的话语在在广场上空不断滚动……>
“……行之不端,举之不正,祸国害邦,戎突华夏,倾覆河洛,挠乱崤函,使衣冠奔窜于草莽,黎庶狼狈于锋镝,当不赦之罪也!某不才,得蒙圣恩,获添高位,常寤寐焚灼,惶惶恐恐,行履薄冰,唯恐上愧于天地,下愧于兆人,外愧乎四夷,内愧乎九族!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也!夫定祸乱者,必仗于诸位,才理国家者,先固其根本,靖平天下,方有荣华!望诸位共勉之!”>
曹操说完,端起酒爵,扬首饮尽!>
广场之内一片寂静,等到了曹操已经坐下之后,主宾赞受事才猛然间惊醒一般,才高声宣布进行下一个环节……>
现在终于是可以开吃了,但是广场之上的众人,几乎没有人心思放在吃上,心中尤自盘旋着曹操方才的话语,然后不由自主的相互交换着眼神……>
除了马库斯。>
曹操说了一些什么,马库斯有听没有懂,见到有人摸起了筷子,一扭头看见杨修依旧一动不动,不由得有些着急,瞪了杨修一眼,又咳嗽了一声。>
杨修从思索当中回过神来,不由得一笑,旋即拿起了铜箸,示意可以开吃了。>
马库斯见状大喜,忙不迭的抓起了铜箸,对着已经盯了很久的菜肴就是一筷子下去,然后张开大嘴,伸着脑袋,吐出一大节的舌头接着,心满意足的咀嚼起来……>
马库斯吃得香,杨修却只是按照习惯和礼仪,在每一道菜上都夹了一点,浅尝则止,旋即停了筷子,不再吃了。>
马库斯大快朵颐之中,忽然见杨修停了筷子不吃了,顿时瞪大了眼珠子,以为又不可以吃了,自己才吃了这么些,正把馋虫给钩了出来,若是不能继续吃,简直是要了老命一般,又觉得自己老是问这个那个有些掉颜面,便又是咳嗽出声,连连对着杨修用眼神示意。>
杨修哑然失笑,轻声说道:“没事……可以吃……只不过么,晚宴要持续两个时辰,你这么吃,很快就会吃饱了,后面的好吃的就吃不下了……”>
“啊?”马库斯犹豫的看了看桌案上的菜肴,“后面根豪次?泥怎么不早所……”>
“早就‘所’了,‘泥’怕是没有记住吧?”杨修学者马库斯的口音笑着回答道,“先看看歌舞,不着急,不用着急……”>
广场中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现了一队舞姬,正在和着节拍,或是击打手鼓,或是踩踏节拍,轻歌而舞,身姿妙曼。>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一人唱,众人和,歌声优美动听,舞姿雍容典雅。>
“咦?”歌声传来,杨修一下没忍住,面上露出了些许思索之色。>
说起来,这一首汉乐府,也算是常见的乐章,但是用在这样的一个场合,尤其是在此时此刻……>
就有些怪异了。>
汉乐府当中,有许多的乐章,但是大体上分为四类,一类是郊庙歌辞,其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乐歌,华丽典雅,最适合用在当下的场所之中。然而现在唱的是《陌上桑》,并非是郊庙歌辞,而是属于相和歌辞当中的一曲,是属于民间各地采来的俗乐,歌辞也多是“街陌谣讴”。>
当然也不是说《陌上桑》就不能登上大雅之堂,毕竟与民同乐也是朝廷官吏政绩当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只不过作为当下开场的第一首么……>
开场之乐,有太多可以用来选择了,比如汉武帝写的“华烨烨,固灵根。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又或是大臣匡衡所写的“惟泰元尊,媪神蕃厘,经纬天地,作成四时”都可以,也都不错。>
可是偏偏用了这一首《陌上桑》!>
这其中的含义,自然就是可圈可点了。>
说实在的,若是完全不管其中蕴含的意思,这个汉乐府当中着名的相合大曲《陌上桑》,婉转优雅的歌声和委婉飘逸、娴静婀娜的长袖舞,倒也是视听的一种高级享受。>
如同鲜艳的花朵般盛开,风姿绰约的一队队的舞姬,行动之间,飘若浮云,翩若惊鸿,按照节拍或扬或举的长袖,或开或收的炫丽长裙,或仰或伏的轻柔身姿,还有那摇曳不定的的柔软腰肢,婀娜的体态,含羞的眼神,让人不由得就被钩住了心魂,垂涎三尺……>
马库斯不知不觉当中,手中的铜箸已经跌落在自己的衣襟之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诡三国 最新章节第1647章 陌上桑,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961/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