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 经传的分离(3/3)
作品:《诡三国》 斐潜哈哈笑了几声,摇了摇头,这么长时间了,庞统依旧是觉得肥肉好吃。烧烤啊,肥肉怎么会好吃?不应该是像是五花肉这样肥瘦相间的才好吃么?>
不过,这也正是问题的所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而想要将这些喜好统一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
庞统,还有郑玄,以及另外的一些人,在知道斐潜想要将《经》、《传》分离而开的时候,大多数只是想到了求真求正,但是他们基本上都不知道斐潜的这个举动,还有另外一层更为深刻的涵义……>
不是因为斐潜比这些人多聪明,而是因为在现阶段,除了斐潜之外,没有第二个人有这个观念,这个在汉代,甚至在后世,也不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观念……>
着作权。>
在后世现代的文学理论体系之中,着作权,又称为版权,分为着作人格权与着作财产权。>
着作权这个词语,或者说这个概念,其实是一个舶来品,而非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或许用西方舶来的概念来衡量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制度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但是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华夏有千年的文化,但是并没有形成着作权的土壤。>
虽然在南宋时期,朝廷也就于一部分书籍发布檄文,告知天下不能“剽窃编类”,不可以“改换名目”,但是并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着作权保护法。>
因为盗版的源头,就在孔子的时候产生了,以至于到了后世,还有很多人以盗版为光荣,恬不知耻的表示看盗版怎么了?>
周公写了易经,孔子作了易传,但是不能说因为孔子作了易传,易就是孔子所着,企图淡化,甚至抹杀周公的存在了,就像是周公做了周易之后,就抹杀连山归藏,或是像是后人尊孔,就抹杀了其他的百家存在一样。>
把最帅的那个杀死,那么我就是天下最帅的仔了……>
这种思想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甚至导致了后世变革之时,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不管政敌举措是好是坏,但求一棒子打死,只要将对方打死了,那么活下来的就是好的了,所以王安石变法,最终昙花一现,郑和下西洋百万文献,却被刘大夏公然销毁藏匿……>
事实就是事实,不能因为个人喜好,就去抹杀事实。>
喜欢诡三国请大家收藏:(.sodu777.)诡三国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诡三国 最新章节第1733章 经传的分离,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961/1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