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9章有意思,没意思(3/4)
作品:《诡三国》攀头一个就说道:『不应战!如今冀州疲敝,仓廪空虚,春耕未了,岂有余力战之?即便是要战,也不急于一时,可严守关隘,待今秋粮获之后,再寻战机,亦不为晚也!』>
『然也!如今当以春耕为重!』>
『社稷之重,在社在稷!』>
『若无粮草以继,兵卒有何战力?』>
『不可战,不可战,当重耕,当重耕是也!』>
崔琰微微而笑,然后眼珠子往郭嘉那一边稍微动了一下,却似乎看见郭嘉依旧带着笑,心中便是一突,沉吟了片刻之后,便是转头问道:『且不知郭祭酒是何见解?』>
『战!』郭嘉吐出了一个字。>
崔琰一滞,『是何原由?』>
郭嘉笑了笑,『某早已说过。』>
崔琰的眉头皱得越发的深,『郭祭酒,此乃军国大事,岂可儿戏!』>
郭嘉也是点头,『崔别驾所言甚是,岂可儿戏?』>
『哼!』崔琰见说不动郭嘉,便是干脆也不再理会,继而又是研讨了一阵,让人将众人的意见一一陈列了,便是让人送往内堂给曹操过目。>
崔琰左右瞄了瞄。>
周边的人都纷纷向崔琰致意。>
崔琰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郭嘉的态度就是曹操的态度,但崔琰依旧选择了是防守于冀州的军事政策,并不同意发兵渔阳。不管是栗攀的言论还是华歆的说辞,其实都是一样的,这也是整个冀州上下士族的态度。>
在第一次幽州战争的时候,冀州士族当时被忽悠着跟袁绍一起打公孙,但是打完了冀州人士却没见到什么好处,傻子都知道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冀州士族子弟自然不愿意陷入第二次的幽州战争当中去。>
既然曹操要崔琰拿出一个商议的结果,那么崔琰就将这个结果呈上去。>
这就是冀州上下的『民意』!>
不多时,送去内堂的人出来了,神色之中多少有些古怪。>
『如何?』崔琰问道。>
『曹公有训,诸位静听!』内堂侍从没有直接和崔琰问答,而是直接站在了堂中,展开了曹操的训令。>
『臣,恭听。』崔琰等人皆垂手而听。>
『昔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今大汉幽,冀,则如虢,虞!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今幽北之民,寒甲御边,苦战守门,若之不援,岂背明德乎?』>
『冀州士崔,连同栗、华之辈,拒援幽民,袖手而观,借名春耕,托言庄禾,敢问幽州百姓性命,尤不如庄禾粟麦乎!今日可因庄禾而弃幽州,明日便又因何而弃大汉乎?』>
听到一半,崔琰便已经是跪倒在地,叩首而拜,其余的人也是纷纷跪倒。>
郭嘉笑了笑,并没有继续待下去,而是和曹操的内侍微微示意了一下,便是走出了厅堂。反正他是主战派,跟这些冀州主和派也谈不到一起去,在得到了初步的结果之后,也就自然不需要继续待着了。>
其实曹操根本就没想着要和崔琰等人商议一些什么,在几天前,曹操就已经发出了让青州和冀州北部的曹军,两路并进,打出大举支援幽州的旗号,徐徐向幽北推进的号令。>
郭嘉往后面看了看,崔琰等人依旧是跪在地上……>
接下来便是让这些人签署军令状,确保秋季秋获赋税了罢?既然这些人说是要重庄禾,那么总不能是嘴上说说而已,那么具体重到何处,耕到几分,秋收几何,自然就成为了衡量这些人的标准。>
以崔琰为首,这些冀州人士将会被划分成为负责冀州各个地区的耕作官,专门负责农业庄禾之事……>
想必此时,陈群等人也差不多是快到了。>
『哎……』郭嘉轻轻的吐了一口气。>
有意思么?>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意思。>
毕竟曹操从一开始的布局开始,借着荆州的迁徙为引子,就是为了现在这一刻,将冀州士族子弟的力量清理出去!>
可是这样做,也很危险。>
迫于形势之下,崔琰等人必然会在今年无论如何都会完成秋获赋税的任务,即便是砸锅卖铁都会凑齐了各自负责的份额,也就是说今天曹操会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收入,但是来年崔琰等人可是没有签署什么,而且崔琰等人也不会傻得还要继续待下去,必然大部分人都会离职……>
虽然说有豫州的人接替这些工作,在行政事务上或许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随后的粮食收入和兵卒来源上,冀州这里肯定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豫州和冀州势必形同水火……>
所以,最终这个事情,有意思么?>
也不是完全有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诡三国 最新章节第2229章有意思,没意思,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961/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