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1章留得青山在(3/4)
作品:《诡三国》本上来说都还是一个完好的状态,可是并不能带给曹军兵卒心理上的安全感。>
骠骑人马只是动用了前后四门火炮,就成功的造成了坡下营地内的曹军混乱。>
随着热火器的登场,兵卒之间的战斗模式也在不断的转换,而且由于斐潜所设立的讲武堂的存在,使得兵卒将校之间的经验,可以有效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学习和成长。>
朱灵改进大黄弩是一例,司马懿改动骑兵为弓骑兵是一例,魏延从奇袭变成了收买利诱的战术又是一例。这些原本在三国历史上优秀的将领,有了更加强大的后援支持之后,不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更加的灵活,也绽放出更多更耀眼的华光。>
许褚也同样如此。>
他克制住自己直接上前线搏杀的欲望,而是尽可能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破坏对手的节奏和阵列,并且在兵卒运作和进攻当中,逐渐的适应着新的战争变化。>
没错,散兵作战,的确是克制火炮火枪等热兵器的有效战术手段。可问题是散出去容易,收回来难。散兵线,对于兵卒的素质要求,和中低层的士官要求其实是非常高。>
就算是刘柱灵机一动,亦或是类似于郭嘉这样的谋士,想到了用散兵线来对付斐潜的火器,也依旧没有什么作用,因为在当下的山东军制里面,就算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是平常在行军和劳作,都随时随地有可能出现逃兵的情况。>
为了防止兵卒逃逸,甚至在军中还要行连坐制度。一个兵卒逃跑,一个什都要受罚,一个什逃走,一个曲长都要倒霉,所以从根本上曹军就无法施行散兵线战术。而曹军一向强调的步卒阵列的完整,如今则是成为了曹军的噩梦。>
而相对来说,骠骑一方在斐潜最起初起兵的阶段,兵卒数量就是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像是山东之地一样,动不动就招募几千,这就导致了斐潜对待兵卒的态度更加的谨慎,也就最终演化成为了求精不求多的战斗思想,进而演变成了骠骑之下将领通用习惯的,用较小的代价打乱对方的节奏,破坏对方阵列,最终将对方击败的战术规范流程。>
因此即便是许褚第一次上阵,也同样展现出了相似的战术,而不是仗着自己手头上指挥的兵卒数量较多,就嗷嗷一声喊,然后猪突了事……>
骠骑军的兵卒操典,其实一直都是在变化改进,而山东之中的兵卒操典,还停留在东汉年间,甚至有的地方根本连操典都没有,只是招募一批兵丁,然后发放一些长枪短刀便算是成军了。>
只不过,骠骑的火炮每一次轰击,都等于是花了八百到一千的骠骑铜币……>
火药费用大概占三成,而炮弹就要占五成,其余就是其他的折损耗费。>
若是十门火炮一轮射击,就是『万金一掷』的『神通』。>
先进的技术,战术的壁垒,其实都是需要大量的资源财富堆积起来的,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一样。>
光是铜料铁料的收集和冶炼,就耗费了斐潜许多的人力物力,要不是早期就搭建起来的工匠体系和工场模式,光靠斐潜拍个脑袋,就能将想法落到实处?>
标准的指定,工匠的传承,工具的统一,标准的定制,但凡是有一点点的偏差,最终出来的火炮必定就是千奇百怪,形制不一,铁弹和装药各不相同。如此一来又如何能够形成有效的战斗力量?>
斐潜如今就想要用这样的模式,让山东之地的那些觉得祖宗之法不可变,上古周礼不可违,宁愿世世代代圈地而求全的士族子弟,体会一下作为一个帝国,集中了资源和技术之后,所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不过,不管是斐潜或是许褚,连刘柱都没想到的是,当下最先引发了战场巨大变化的,并不是在前线崩溃的曹军兵卒阵列,而是在营地后方的扈质……>
扈质的胆魄,显然比不上刘柱。>
他之所以能成为督军,不过是因为他跟随曹操更早,并不是因为扈质个人的能力有多么强。>
如果说骠骑采取扈质所熟悉的战斗模式,顶着曹军营地内的各种防御工事来进攻,那么扈质就算是心中胆怯,但也是能够坚持下来的。可是他完全没想到骠骑的进攻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在第一次的进攻就已经几乎是击破了正面的营寨寨墙!>
这几乎就是击穿了扈质的心中底线!>
原本他以为至少可以挨过三五天,外围的壕沟才会被填平,然后再过三五天,骠骑军才能有机会攻破营寨。>
可现在才第一天!>
连太阳都尚未西斜!>
『都准备一下……』扈质声音不免有些发抖,对着身边的护卫说道,『天色一黑,我们就……就突围……这营地,守不住了,守不住了!』>
扈质护卫闻言,便是忙不迭的应答下来。>
那么厚,那么辛苦才搭建起来的营寨寨墙,转眼之间就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诡三国 最新章节第3291章留得青山在,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961/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