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0章生死存亡(1/4)
作品:《诡三国》生于蔡洲人,死葬蔡洲冢。>
这是荆襄蔡氏的生活模式。>
已经有多少年了,连蔡瑁自己都不清楚。他父亲小时候就在蔡洲生活,现在死了也葬在了蔡洲,他自己同样也是,如果死了,他也希望自己能葬在蔡洲。>
蔡洲是他们的温暖家乡,但是同样也成为了他们难于逾越的囹圄。>
蔡氏离开了蔡洲,能算是什么?>
蔡瑁不知道。>
他甚至都没有想过。>
大汉所有的士族子弟,不应该都是如此么?>
一旦失去了家乡,那么还能叫做什么士族,那不是流民又是什么?>
所以大汉天子在的时候,天子只要能保证蔡氏蔡洲的利益,那么大汉天子就是天子,他们每一年都会为天子上缴代为收取的地方赋税。>
当然,他们会留下一点点。>
真的,只有一点点。>
刘表来的时候,也是只要刘表能保证蔡氏蔡洲的利益,那么自家妹子去填坑,哦,填房,也不是什么坏事。>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蔡氏。>
曹操来的时候,为了能维持蔡氏的利益,出卖了刘琮,同样也不能说是坏事,毕竟牺牲一人是小,保全全族的利益才大。>
对于那些讥讽蔡氏,嘲笑蔡瑁的人,蔡瑁反而觉得很是奇怪,难道这些出言讥讽的家伙,家中就没有父老妻子?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同族子弟?如果说父老妻子,兄弟姐妹,同族子弟要因为什么大义,什么社稷,就要沦落到一无所有的境地,那么是选择什么?>
是选择大义,还是……>
别的不提,就简单说大汉如今穷困,需要个人捐助出所有的财产,以度难关,那么捐不捐?>
有的人就会装作大义凛然的模样,捐!>
然后掏出身上的钱包……>
可是如果不仅是要身上带的几百文,而是要在钱庄里的几万文,抑或是整个家族的十几万,几十万……>
还会有多少人可以毫不犹豫的拿出来?>
反正蔡瑁做不到。>
所以他从来不去嘲笑那些不愿意掏出钱来的人。>
正所谓己所不欲是也。>
自己做不到,就不要去嘲笑旁人。>
不过话说回来,真要能做到这样的事情的人,也不会去嘲笑旁人,甚至还会去理解旁人。因为他们真做过,懂得那么做的痛苦和艰难。>
大汉病了。>
这是许多人都能看出来的事情。>
可是病了之后怎么办,才真正区别出高下来。>
蔡瑁自己觉得,他才能中下,只能是保全自家而已,超出郡县之外,就是无能为力了。>
所以他佩服曹操,也佩服斐潜。曹操和斐潜,是真的在给大汉治病。>
曹操是用药。>
是药三分毒。>
曹操的药,自然有毒,试图去腐生肌,重获新血。>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疼痛会让人疯狂。>
斐潜更是狠,直接上手就切!>
割去那些已经腐烂的病灶,甚至连胳膊都切了。>
更是痛彻心扉。>
蔡瑁觉得很难评说这两种方式的好坏,或许两种合在一起,内用药,外用刀?>
至于评判……>
抱歉,蔡瑁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资格。>
所以蔡瑁两边都不想要得罪。>
现在曹仁要求他到宛城调停,蔡瑁表面上答应下来,行动不慢,却在各个环节上似有似无的拖延。直接拖延显然不妥,曹仁也不会同意,但是如果说扣一些细节问题,寻找出一些可以拖延办理的办法来,蔡瑁可是太熟悉了。>
就像是后世街道办事处的事业编制人员,加紧干活的时候速度吓死人,慢下来的时候也能磨死人。格式不对,字迹模糊,表格在哪,模版自看,准时上班,准时下班,多干一刻都算他输。可一切都是按照标准,按照流程,按照规范来行事,错都是在旁人身上,他蔡瑁一个弱势群体,又能有什么错呢?>
于是乎,等到了蔡瑁车一行出了襄阳,才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就看到了宛城来的败兵……>
随行的蔡瑁心腹大喜,便是进言道:『家主,这下我们就不用去宛城了!』>
蔡瑁沉默了片刻,却是摇头,『不,错了,我们更需要去宛城!』>
心腹不解。>
蔡瑁也不多解释,便是让人回去禀报曹仁,说是使命必达,不管如何都会完成曹仁指令云云,随后就下令让一行人继续往前。>
向死,方生。>
……>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诡三国 最新章节第3430章生死存亡,网址:https://www.xbqg9.net/45/45961/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