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 239高地(2/3)
作品:《红色莫斯科》看到索科夫时,则是原地立正后,向他行注目礼。>
“度哈林中校,”索科夫一边看,一边问跟在旁边的度哈林:“你们在山顶挖了多长距离的战壕啊?”>
度哈林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们到目前为止,完成的堑壕长度,应该已经超过了三公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地上比下面更冷,指战员都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在战壕里修筑有掩蔽部,指战员们平时就住在里面。”度哈林说道:“一旦发出战斗警报,他们就能快速地从掩蔽部里进入战壕,并做好一切战斗准备。”>
索科夫的目光顺着战壕朝前望去,发现长长的战壕里,居然一个土木火力点都没有构筑,不禁微微皱了皱眉:“怎么没有土木火力点?”>
“还没有来得及修建。”虽然此刻室外的温度是零下二十多度,但度哈林的额头还是冒出了冷汗,没等他抬手擦去,就被冻成了一片白霜:“司令员同志,我会进行安排人手进行修建的。”>
索科夫朝远处望去,只见白茫茫的一片,除了积雪外,什么都没有,没有树木,没有山丘,简直就是一片一无所有的开阔地。>
见索科夫目不转睛地望着远处,库里申科凑过来说道:“司令员同志,您瞧,方圆十几公里都处在高地的控制范围内,只有敌人出现,也算隔着再远,我们的战士也能发现他们。”>
索科夫走到高地的棱角处,低头朝山坡望去,皱着眉头问:“度哈林中校,为什么我没有看到铁丝网和雷区呢?”>
“司令员同志,”听到索科夫的这个问题,度哈林显得有些慌乱:“我们团没有领到地雷的铁丝网,所以无法在阵地前布置障碍。”>
“没有领到。”索科夫板着脸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就是字面的意思,我们团去领取地雷和带刺铁丝时,后勤部门说没有我们的份。”>
索科夫听到这里,有些离奇愤怒了,在如此简陋的工事前,如果不布置雷场,拉上铁丝网,德军就可以轻易地冲到阵地前。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就算指战员们表现得再顽强,要想打退敌人的进攻,恐怕也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他转身问库里申科:“库里申科将军,请你给我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近卫第126团去领取地雷和带刺铁丝时,居然没有他们的份?”>
“司令员同志,请您听我解释。”库里申科慌忙向索科夫解释说:“从种种迹象显示,近卫第122和第124团防御的区域,才是德军进攻的重点。所以我把师里所有的资源,都用在了那个方向。”>
“库里申科将军,我已经告诉过你,在你们的前面有很多友军部队,如果德国人向你们发起进攻,肯定会将薄弱的侧翼暴露在他们的面前。德国人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敢随便向你们的主要防区发起进攻的。>
相反,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德国人进攻239高地的可能不大。但真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提高警惕,否则有被德国人打个措手不及的可能。>
您好好地想一想,若是239高地失守,德国人就在你们的防区内有了一个立足点。不管他们是进攻还是防御,都将使我军陷入被动之中。”>
面对索科夫的指责,库里申科的脸红了又红,最后他鼓足勇气问:“司令员同志,您真的认为德国人会进攻239高地吗?”>
“是的。”索科夫用肯定的语气说道:“根据我的判断,这是肯定的。德国人不光会进攻239高地,甚至这里还会成为残酷的拉锯战战场,因此你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确保阵地不会落在德国人的手里。”>
说完这番话之后,他把度哈林叫到面前,对他说道:“中校同志,我给你两天时间,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必须把雷区和障碍区建立起来,否则我就撤你的职。明白吗?”>
得知索科夫要撤自己的职,度哈林有些慌乱了:“好的,司令员同志,我一定会想办法在两天内,布置好雷区和拉好铁丝网。”他之所以这么快做出答复,是因为他心里明白,如果自己表现不好,索科夫今天带来的两名中校,随时就能接替他的职务。>
见度哈林做出了保证,索科夫放缓了语气,指着远处对他说:“中校同志,除了在阵地前布置雷区外,你还可以在远处布置几个地雷,比如说五百米甚至六百米的位置……”>
“什么,在五六百米外的地方,埋设几颗地雷?”度哈林被索科夫的话搞糊涂了,他不解地问:“司令员同志,我不明白,在距离阵地那么远的地方,埋几颗地雷能起到什么用处。”>
“警戒,警戒的作用。”索科夫对度哈林说:“假如德军来偷袭你们的阵地,在距离阵地如此远的位置,他们的警惕性一定不高,所以很有可能踩上你们埋设的地雷。如此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色莫斯科 最新章节第1750章 239高地,网址:https://www.xbqg9.net/46/46342/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