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4章(2/3)
作品:《红色莫斯科》系,中校同志。”罗科索夫斯基自然不会为了这种小事责备他,而是直截了当地问:“那位季莫费同志在什么地方?”>
“就在门外,我马上叫他进来!”说完,密列西耶夫跑到门口,冲着外面喊了一嗓子:“季莫费,进来吧。”>
随着密列西耶夫的喊声,身材矮小的季莫费从外面走了进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就是季莫费?”罗科索夫斯基望着他问道。>
“是的,大将同志。”季莫费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罗科索夫斯基,显得格外慌乱:“我,我就是季莫费!”>
“听说你参与了当年国立明斯克银行的黄金转移工作,是吗?”>
“是的,大将同志。”>
“你们在途中遇到敌机的轰炸,和德军的拦截,不得不选择将黄金沉入了沼泽之中。我说得对吗?”>
听着罗科索夫斯基和季莫费之间的一问一答,索科夫心里不禁暗自好笑,他觉得两人的对话方式,就有点像在法庭上,律师盘问证人一般。不过出于礼貌,他强忍着笑意,站在旁边静静地听着两人的对话。>
经过一番询问之后,罗科索夫斯基可以确定季莫费说的内容,都是完全真实的。他转身对索科夫说:“米沙,我该问的话已经问完了,我觉得季莫费同志说的话都是真实的。我打算带他回方面军司令部,再派飞机送他去莫斯科,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接下来的黄金搜寻工作。”>
季莫费没想到,罗科索夫斯基对自己一番盘问之后,居然要把自己送往莫斯科,这一点令他感到很意外。罗科索夫斯基还特意征求他的意见:“怎么样,季莫费同志,愿意到莫斯科去工作吗?”>
对季莫费来说,能远离前线是个不错的选择,特别还要安排他回银行系统工作,这就更加让他喜出望外了。他连忙冲罗科索夫斯基使劲地点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大将同志,我服从您的安排,您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等送走了罗科索夫斯基和季莫费两人之后,波涅杰林忽然若有所思地说:“司令员同志,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啊。”>
“什么不对劲?!”索科夫反问道。>
“既然已经确认沉入沼泽的黄金,还停留在原地,罗科索夫斯基将军为什么不同意立即组织打捞呢?”波涅杰林说道:“还有,他说等两三个月内,把白俄罗斯境内的敌人都赶走之后,再由有关部门进行打捞。这是不是说,我军在一个月内,向敌人发起进攻,而且主攻的方向就在我们这里?”>
索科夫没想到波涅杰林从罗科索夫斯基的只言片语中,就猜到了事情的真相。不过选择在沼泽地区向德军发起进攻,还是一个绝密,就算这个作战计划是自己提出的,在时机没有成熟之前,也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而西多林见沉默不语,还以为他不认同波涅杰林的说法呢,便开口说道:“副司令员同志,我觉得在我们的防区发起进攻,是根本不可能的。”>
见索科夫和波涅杰林的目光都停留在自己身上,他又接着往下说:“你们瞧瞧我们所在的位置,巨大的沼泽把我们和德军的防线分割开。如果从这个方向发起进攻,坦克、大炮这样的重型装备,如何通过这片广袤的沼泽?”>
“没有坦克和大炮的支援,我们的指战员就算在付出巨大牺牲,通过这片沼泽后,也无法扩大战果,没准只能在沼泽边缘和敌人展开拉锯战。打到最后,又成为一个新的‘小地’战役。”>
西多林嘴里说的小地战役,指的是列宁格勒的突围作战。前年年初,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部队为了打破德军的包围,强渡了涅瓦河,并在河的右岸占领了一块狭窄的区域,并准备以这里为进攻出发点,突破德军的包围圈。>
但包围城市的德军,怎么可能让苏军顺利突围,便集结重兵来攻击这个区域,试图消灭苏军在右岸的这个登陆场。>
而对列宁格勒方面军来说,这是唯一的希望,自然不可能让好不容易占领的登陆场,被德国人重新占领,于是便源源不断地将城里的生力军,投入到这个区域进行作战。>
双方在这里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拉锯战,德军固然没有把苏军赶进涅瓦河,但苏军想从这里前进一步,也同样做不到。直到43年初,苏军在德军的包围圈上打开一个缺口,这个被称为“小地”的登陆场,才被彻底放弃,不过苏军在此处的伤亡已经达到了数万人。>
“别担心,参谋长同志,就算我们在这个区域发起进攻,也不会出现列宁格勒那里的情况。”索科夫安慰西多林说:“当初友军之所以迟迟无法在小地打开局面,完全是因为那里的地形过于狭窄,就算有再多的兵力也无法展开,结果把进攻战打成了添油战术,白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我们这里的地形,虽然到处都是沼泽,对我们的进攻不利,对德军的防御同样不利。经过这段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色莫斯科 最新章节第1994章,网址:https://www.xbqg9.net/46/46342/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