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千字80(1/2)
作品:《港城1985》某位带着啤酒肚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笑眯眯地来到赵正边上,拱手示意:“这位作家,若是有好的小说,考虑一下我们春月报。我们报的日销量都在2000以上,只要质量好,价格肯定不会差。”
说完之后,许秋冠瞥了眼旁边的蒋有得,言语间带着自得。
作为去年某个月的对手,许秋冠对于挺会折腾的小风报,还是带着点戒心的。
毕竟,对方昔日是合盛的双花红棍,现在也和社团有关联,而他们春月报幕后的合盛合,以前一直是合盛的老大哥,结果被某些人背刺分裂出去,另立山头,从曾经九龙地区的老大沦为次一流社团。
这个仇,一直记在合盛合的社长心头。
去年小风报那位写《七侠风月令》的作家,就是他们暗中做局弄掉的,若不然,胡作家大半夜去找个楼凤,怎么会那么巧被两大社团的切磋给波及了。
怪只怪,那位胡作家不识趣,竟然拒绝了他们的高薪挖角。
有他们合盛合的上万小弟支持,他们春月报的日销量从未低于2000份过,却也时刻记着打压这合盛的任何产业,包括报纸在内。
而合盛的小风报所在大楼保安,也是他们的眼线。
“不好意思,我已经和蒋主编谈好了。”
对此,赵正不想和对方多交流,眼神看向了对面的蒋主编。
一看对方就不是善类,但蒋主编应该也有背景,要不然怎么在这一条街混。
如果连这个都搞不定,他还真不敢和对方合作,早点换下家了。
“艹你老木的,许大头,当面撬我的角,信不信老子现在就叫人端了你的报社。”
看到对手竟然敢这么嚣张,蒋有得直接拍起了桌子。
若是他今天怂了,这个有潜力的年轻作家可能真要被撬走了。
诚然,合盛前几年刚从合盛合分家的时候,实力一度膨胀到港城前十的社团,但后继无力,现在也就两三千号人,占了湾仔和大埔三条街,每年的收入也就几百万。
相比之下,合盛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也有七化向来是港城的一大特色,底层的哪个行业都如此,无一例外。
也只有现在太平山顶的那些豪门,才能超脱于外,却也是对社团敬而远之,表面客气。
“对了,赵作家,你这小说名字?”
准备完善合约的蒋有得,客气地问了句。
“覆雨翻云。”
在这个问题上,赵正并不想改名字。
小说的主角,本就是两大神兵覆雨剑、翻云刀的传人,听上去气势十足,先声夺人。
在这方面,赵正为了迎合报刊连载,稍微改动一下,让书迷有个明确的对比,增加可看性。
“好,这个名字取得太好了。”
而蒋有得想到的,却是那些看小说的大老爷们见到这个书名,就能联想到某些少儿不宜的场景,简直太贴合他们小报社的办报宗旨。
这小说不火,简直没有天理。
“不知道,赵作家取个什么笔名?”
“沧海有鱼。”
很快,蒋有得把几个空白处填好,递给了对方:“赵作家,您看看,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好。”
等这位蒋主编将空白处填上,赵正也无需担心什么陷阱,干脆利落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年头,要是报社给的条件不好,他们作家单方面解约,都会得到全港读者的支持,谁让他们拿着笔杆子呢。
前几年,知名小说家况尼和太阳星谈不拢价格,直接掀了桌子,中途断更投了新东家名报,一点负面后果都没有,甚至还被读者老爷夸为‘文化人的真性情’。
除非像景老先生那样的老牌名宿,才能压住况尼和他妹妹多年,没有涨稿费,却也是买了套小公寓奖励对方,从侧面化解了双方因为钱闹出的矛盾。
“这400块,算是我给赵作家的定金,还请您不要嫌弃。”
见到这位年轻作家签好合约,蒋有得也是干脆,拿出身上所带的400递给对方。
按照先前的报价,前期三万字稿费就要2400块,蒋有得先给出个零头,也算是体现自己的诚意,顺便把对方给绑牢了。
年轻人最好面子,港城江湖人士更是一诺千金,蒋有得也不怕对方跑了。
“谢谢蒋主编。”
没有迟疑,赵正收下那笔定金。
出道的第一本小说,他也没想着待价而沽。
真要提升身价,等这一本《覆雨翻云》写出了名气,小说的稿费自然会涨上来。
再聊了几句之后,赵正便起身告辞,离开了茶楼。
身怀1200块的‘巨款’,赵正也没急着回去,而是先去油麻地的奇华饼家买了一盒小犹太最喜欢的蛋黄酥,再坐车回了九龙的弥敦道家中。
一盒蛋黄酥价格30港币,折合华元10块,貌似现在内地的职工工资也就15块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港城1985 最新章节第5章 千字80,网址:https://www.xbqg9.net/46/46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