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张嘴,哭的梨花带雨就是铁证(1/4)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陛下需要人,但是不能拉壮丁,这就是眼下的难题。

大明是可以拉壮丁的,而且真的可以拉出来,在之前,大明遇到事就拉壮丁,但是在万历年间不行,万历年间,张居正反复说,要宽待小民,要看得见民间疾苦,最后成为了一种风力舆论,所以,不能拉壮丁。

但是,朱翊钧真的很需要人。

宣府、大同安置了十九万失地佃户,是因为宣府大同有大量的荒地,侯于赵能够吸引失地佃户前往辽东,是因为那边真的分田,但是热河这个地方,完全未开发的地方,土地远比彰武要贫瘠。

热河什么都没有。

康熙修热河行宫(避暑山庄),拉的是壮丁。

前往热河建城,不仅仅需要修城池,还需要修路,修路的同时,还要清理山中的野兽等等,所以需要的人丁很多,这么一个支出庞大,但是收益未知的项目,朱翊钧朱批上马,立刻就遇到了实际的问题。

而且最重要的是,治安不行,塞外真的很危险,除了野兽和糟糕的天气之外,还有就是北虏可以随意劫掠的地方,谁敢前往?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讨论,最后廷议将热河城,改为了热河镇。

这一字之差,代表着城池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一个完全依仗内地供应的军事城堡,而不再是耕战一体的卫所,在三五年内,这种情况都不会发生改变。

而修城的日期定在了明年春天到夏天,视战争的进程,进一步的做出决策。

詹事府詹事兼侍读学士王锡爵,上了一封奏疏,朱翊钧看到这封奏疏里的内容,立刻将其宣至文渊阁觐见。

“王学士这一篇雄文,写的真的是入木三分,尽显读书人的风采啊。”朱翊钧拿着手中的奏疏,看着跪在地上的王锡爵,语气不善的说道。

王锡爵清楚的知道,陛下在生气。

王锡爵作为侍读学士,是能够见到陛下的,陛下真的很好弄明白,不让大臣平身奏闻,就是一个非常生气的表现。

“陛下,臣惭愧,然而责难陈善,乃是臣之忠义,臣不能不讲,还请陛下息怒。”王锡爵拜了下,十分干脆的说道,没跟皇帝打太极,而是选择了直面恐惧,把事情摊开了讲。

王锡爵在奏疏中,没有攻讦任何一个人,而是讲了一件发生在景泰官,杨善、许彬、徐有贞。

王锡爵之所以讲这件事,就是希望陛下能看到文武勋宦,勾结在一起的可怕,足以威胁到皇位的可怕。

“臣听闻陛下欲将潞王殿下送往西山宜城伯府就学,臣恳请陛下三思而后行。”王锡爵再拜,语气变得激烈而且郑重了起来。

王锡爵之所以上这道奏疏,就是听说潞王要拜张居正为师,立刻上奏请皇帝收回成命。

“满朝皆为张党,臣不应言,但是臣又不敢不言。”王锡爵跪在地上,半抬起了头,看了一圈,没有看到张居正,松了一口气,若是张居正在朝中,他这些话,张居正可以应对。

但是现在张居正人在西山,那是非黑白,就由不得张居正了。

王锡爵跪在地上,大声的说道:“陛下,彼时徐有贞、杨善之流,勾结武将,石亨粗鄙,性情暴戾冲动,景泰帝对石亨恩赏不断,若非徐有贞、杨善之流蛊惑,石亨安能心生反意?”

“正统十四年,石亨为大同总兵,因阳和门兵败,被押入天牢,徐行提问,国初,兵败者斩,石亨论罪当诛,土木天变后,于谦将其从天牢提举,戴罪立功,而后石亨率军阻击也先,清风店伏击,致使也先大败狼狈逃窜,得封武清侯。”

“景泰官、楚党的党魁、门下众多,甚至各地巡抚、左右布政都是张党中人,即便是不算殷正茂,两广总督凌云翼、江西巡抚潘季驯、浙江巡抚谢鹏举、松江巡抚汪道昆、南衙巡抚宋阳山等等,至于朝中,更是张党的一言堂。

“王锡爵,你少血口喷人!”冯保大怒,指着王锡爵,手都在抖,一方面是气的,另一方面则是吓的。

朱祁镇能够复辟成功,是文武勋宦完全勾结在了一起,再补上他冯保这最后一块短板,张居正要篡位这种事,越看越成熟。

而现在,皇帝还把一张最好的牌送到了张居正的手里,潞王朱翊镠,一个平庸的继承人。

“臣曾听闻,楚党门下高启愚曾经在应天主持乡试,出了一道《舜亦以命禹》!臣不曾猜度张先生忠贞,但是有些事,又不是张先生能够自己决断,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他自己弄的黄袍,还是被人给他批的黄袍?”

“恳请陛下明鉴。”王锡爵没有理会冯保的骂人,而是直奔朱翊钧这个事主,跟冯保吵赢了吵输了,都是王锡爵输了。

皇帝微眯着眼看着王锡爵,这厮这话句句说自己没有离间皇帝和先生的关系,但是句句都在离间。

朱翊钧再次对高启愚生出一些恼怒来,这个家伙跑去泰西享福去了,留下了一个对张居正极其不利的事实,这个考题,就非常的扎眼,甚至能变成朱翊钧和张居正心底的一根刺。

君臣不可疑疑则为乱,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真的不务正业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张嘴,哭的梨花带雨就是铁证,网址:https://www.xbqg9.net/46/4685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