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1/2)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人,肉体凡胎,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勇敢。
朱翊钧的习武入门的老师是缇帅朱希孝,自此朱翊钧就和北镇抚司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最开始的时候,朱希孝是被朱翊钧借题发挥,强行绑上的战车。
朱翊钧时常去北镇抚司,到北镇抚司就跟回家了一样,他十分了解办案的流程,这七年来,他见过了形形色色的人,九成九的人,无论表现的多么勇敢,当被衙役走访调查的时候,都会变得惶恐不安,更遑论被缇骑们审问了。
只要坐在那张椅子上,身份从社会自由人变成嫌疑人时,就会汗流浃背,稍微反复询问就会露出马脚,进而变得惊恐,甚至大脑一片空白,绝大多数时候,都不用动刑,就会倒豆子一样,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给吐露出来。
衙役、缇骑,都是暴力部门的构成,当普通人面对暴力的时候,就是这么的软弱。
朱翊钧曾经设想过,自己不是皇帝,如果坐在铁椅上,只会老实交代。
所以,赵梦祐带着缇骑们,调查郝氏案的时候,就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找出了那个奸夫,真的非常简单,出身大户人家的女子,其实她的人际关系就那么点,将所有和她有关的人,审问几遍,将口供进行比对,就可以对一个人进行完整的侧写,到了这一步,缇骑比涉案本人,更加了解她的一生。
最终找到了孩子的父亲,万历五年进士出身,二甲五十七名,翰林院的翰林李元约。
而赵梦祐也带来了一个更加糟糕的消息,那就是郝氏老祖母这个孙媳妇的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都不是郝承信的亲生骨肉,这一儿一女,都是李元约的骨肉,根据郝承信妻子的侍女交待,在李元约高中进士之后,二人依旧没有断联系,这也是郝承信妻子,宁肯被打死,也不肯说的原因。
李元约有功名在身,倒是无事,可两个孩子呢?
相比较李元约这个天上人,郝承信这个商贾之家,就显得那么普通,显得那么的卑贱,即便是李元约从来没有给出任何的承诺,这个女人依旧如同飞蛾扑火。
“这案子,着实是有点出乎朕的预料之外,朕本以为是去拜佛求子的过程中,和那些个邪僧有染。”朱翊钧看完了案子的详情之后,叹了口气,这种案子一般会指向邪僧送子,朱翊钧就知道某个巡抚就被邪僧给带了帽子,为了降低影响,这巡抚也只是把当地所有的寺庙给拆了而已。
但事情并没有指向邪僧,而是指向了翰林院的翰林。
万历渊阁坐班,就被张居正给盯上了!
王崇古得知了太后下了懿旨后,立刻上了致仕的奏疏,人要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给自己找体面,不能等着挨打了,那就不体面了,王崇古清楚的知道自己和张居正是敌人,同样也清楚的知道,张居正不在,他仍然恋权不去,张居正今天走,晚上他王崇古就得坐大牢。
按照大明官场的规矩,张居正的确该走了,九年了。
万历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止,张居正实实在在的做了九年的首辅了,再待下去恐怕会变成严嵩。
成为严嵩是王崇古给自己的定位,他和儿子办的事儿,一直和严嵩父子为道爷办的事儿差不了太多。
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朝堂格局大变动做准备,而且时间非常明确,那就是会试之后,张居正这个会试大总裁,是张居正作为首辅的最后一件事。
皇帝一道几近与耍无赖的圣旨,让蠢蠢欲动的人心再次安定了下来。
不愧是陛下,到了这个地步,还能耍这种无赖!
张居正在圣旨到达内阁后,就直接去了离宫御书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事儿,陛下一句话给他整不会了。
“陛下,世宗皇帝曾定常例,非汗马之功不得封爵,陛下给臣世券,有违此常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张居正见礼之后,请陛下收回赐世券的圣旨。
朱翊钧这道圣旨,就是给张居正赐了宜城伯的世券,没有世券,张居正的宜城伯,就是个流爵,算是个美名,有了世券,那可是要世袭罔替的。
朱翊钧颇为不在意的说道:“先生这么说,那就把泰和伯、安平侯、庆都伯、武清伯,一并废置了吧。”
这四位都是外戚封伯、侯,都是领了世券,却没有任何的汗马之功,无论是定下了这个规矩的嘉靖皇帝,还是隆庆皇帝,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反倒是因为王夭灼身世特殊,万历朝到现在没有外戚封爵,如果不算殷正茂的话。
朱翊钧自万历以来,共册封王爵一人,怀义王土蛮汗;追封王爵一人,定襄王朱希忠;侯爵四位,泗水侯殷正茂、宁远侯李成梁、迁安侯戚继光、鹰扬侯张元勋;伯爵四位,石隆伯邓子龙、首里伯陈璘、漳平伯俞大猷以漳平侯下葬,以及宜城伯张居正。
眼下只有张居正这个文臣的爵位,是张居正丁忧致仕,朱翊钧为了把张居正留在京师,给的流爵,其他皆为世爵,除殷正茂这个存疑的皇亲国戚之外,皆为汗马军功。
没人敢说朱翊钧赏罚不明,嘉靖皇帝和隆庆皇帝来了也不能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真的不务正业 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网址:https://www.xbqg9.net/46/4685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