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戚继光没有等到属于他的十二道金牌(1/4)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俺答汗已经马放南山十余年之久,甚至连土蛮汗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也能坚强的顶住了俺答汗的进攻,嘉靖二十九年到嘉靖四十年的俺答汗真的很强,这没人可以否认,大明面对这位军事奇才,也只能防守,甚至最终和谈。
现在的京营是一支火铳覆盖率超过了七成,披甲率百分之百,最次的也是布面甲(布面下有铁甲),拥有近万门火炮,携带了超过五十万斤火药,还有源源不断的火药运往前线,厉兵秣马十年,由可以进武庙甚至靠前、以练兵著称的戚继光率领,帐下李如松、麻贵、王如龙、陈大成、杨文等一众悍将,并且拥有‘上报天子、下救黔首’的军魂。
这就是现在京营的实力,也是大明新政最大的压舱石,这个年代,没有人可以正面击溃这支强军。
戚继光说自己只有九成胜率。
那剩下的一成败率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庙堂,来自于皇帝的圣旨。
绍兴十年,在鄂州整训了三年的岳飞,接到了朝廷的圣旨,成为了少保,开始了自己的第四次北伐。
这一次的北伐,岳飞所部连战大捷,救顺昌、移师德安,克蔡州、在淮宁败金人排蛮千户、收复颍昌、再克陈州、击退意图收复失地的邪也孛堇六千骑兵、再下洛阳,与此同时,韩世忠收复海州,张俊收复宿州和亳州。
如此连战告捷之下,岳飞所部兵锋直达郾城,距离旧都不到三百里,岳飞选择了慎重,此时的他已经孤军深入,所部又是尖刀,若是牙旗倒下,那么这次北伐可能全面溃败,慎重的岳飞,选择了在郾城等待援军。
完颜宗弼金兀术,得知了岳飞驻扎郾城,立刻调兵遣将,一万‘铁浮屠’的精锐铁骑,五千‘拐子马’的精锐轻骑,一共一万五千精锐,来到了郾城,这是一场血战,彼此鏖战数十个回合,自下午申时杀到天黑仍未停歇。
岳飞二十二岁的长子岳云带领了华殿,倒是能看明白王崇古为何这么干,他真的怕陛下,反倒是不怕晋党对他反攻倒算;陛下说了很多的琐事,但没有问前线的情况,我在找陛下的…犹豫。”戚继光没有隐瞒的意思。
陛下的小黄门陪练大把头、宫里的三祖宗、黄衣使者、司礼监禀笔太监、提督京营内臣李佑恭,听闻戚继光在找陛下的犹豫,倒是抬起手来,满脸笑意的说道:“戚帅,你找不到的。”
“陛下做事素来如此,政令不出文华殿之前,可以商量,出了文华殿,无论如何,陛下都不会反悔。”
“先生告诉陛下,哪怕是错的,既然皇帝开口说了,就要做到底。”
“戚帅你知道的,陛下也是这个性格。”
李佑恭在内书房读书,陪陛下习武,四处出巡,甚至去过马尼拉,他在外就是陛下的脸面,戚继光其实很了解很了解陛下,但这事关大明彻底王化的大战,自然会有所忧虑,戚继光的确是军神,他的意志宛如钢铁,但也是个活生生的人,也会有担忧的事儿。
大明自毁长城、自掘坟墓的事儿也干过,明英宗三个字就足够概括了。
“戚帅,我在集宁海子,等戚帅捷音,大明军容耀天威!大明军威武!”李佑恭举起了茶杯,以茶代酒,送戚继光前往板升决战,祝福戚帅武运昌隆。
此番京营大军向着板升进军,就是为了逼俺答汗,俺答汗要么出城决战、要么守城、要么收到消息,赶紧逃跑,无论什么结果,俺答汗没能在大明内部做出文章来,那都是死路一条了。
“陛下威武!”戚继光喝完了茶,这句话真心实意,陛下在京师也赢了,他向着中军大帐之外走去。
出征板升。
李佑恭站起来送行,他不再随军前往了,集宁海子极为重要,他要看着这里,李佑恭发现自己多少有点陛下说的军事天赋,陛下没有,但他好像有一些。
别的不敢说,守住这个关键的节点,组织可能的败兵撤退,李佑恭觉得还是能够做到的。
这么多年,李佑恭走了快五万里路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颇有能力和见识的。
李佑恭从不怀疑戚继光会造反。
因为最合适造反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戚继光私下奏对过无数次,那时候京营有一万人的万历二年,陛下年纪还小,戚继光一拳能把小皇帝的脑袋轰成渣的时候,是造反篡位的最好时机。
现在,戚帅两鬓都白了,他已经打不过李如松了。
纵观历史,司马懿那种‘老骥伏枥’,是少数中的少数。
戚继光握着陛下赐下的军刀,露出了个阳光灿烂的笑容,他知道自己不该起疑的,说易行难,只要是个人,事到临头,都会患得患失。
这是陛下亲自使用赐下的尚方宝刀,它代表八个字,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如果问这次大明和俺答汗的交锋中,俺答汗帐下的万户们最讨厌谁?戚继光排不上号,万户们对戚继光也只有佩服和敬畏了。
戚继光的厉害,早已经是众所周知,草原人其实很不明白,中原人居然不怕戚继光!还有人敢造戚继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真的不务正业 最新章节第四百四十四章 戚继光没有等到属于他的十二道金牌,网址:https://www.xbqg9.net/46/4685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