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永昌门外人头滚滚(1/3)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明官场存在着极为普遍的欺上瞒下,这是官僚们的普遍默契,朱翊钧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臣工,都是忠诚于帝国,忠诚于自己,而这些杂职官构成的收入,就在这种默契之下,被隐瞒了下来。
各级衙门有一定的隐性收入,这早在朱翊钧的意料之中,但浙江地面隐藏的如此严重,是朱翊钧决不允许的。
浙江金华府武义县,一年的田赋、商税折银不过两万三千两,但是隐性收入高达十一万四千两白银,五倍有余的隐性收入。
“所以,万历十二年的天下大计马上就要来了,这县、州、府衙门里堆积如山的银子,就必须要想办法消化掉,无论在什么时候,分配都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而鼎建大工就是最合适的办法,因为面面俱到,所有人都满意。”
“而浙江九营的存在,阻拦了江南普遍存在的鼎建大工。”朱翊钧分析了一下现象、问题、原因,这个基于矛盾说的方法论,就非常可靠。
浙江九营的存在,让府州县的官僚们如鲠在喉,因为没办法利用大工鼎建去分配利益,去做账,朝廷大计的时候,发现了府库、县库里堆积如山的银子,该怎么办?
万历皇帝搞出来的矿监,被广泛反对的原因已经非常清楚了,矿监竭泽而渔的同时,让地方借着矿监的名义,把杂职官的聚敛发挥到了极致,搭便车,让矿监,苛捐杂税,成为了压死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
“陛下,武义县为了消耗这笔银子,甚至建了一个小的正衙钟鼓楼,但仍然无法将杂职官巧立名目聚敛而来的银子,全都消化掉。”王国光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现象,连小的正衙钟鼓楼都建了,结果聚敛来的银子还是没能消化掉,只好把主意打到九营身上了。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开海之后,这笔隐性收入也在不断的增加,膨胀。
九营一旦散了,那么就可以把浙江九营,彻底批倒批臭,将他们修的堤坝,全都推倒重修,推倒分一次,重修再分一次,质量差,来年再修,循环往复。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事,咱大明的官员还在找由头,而不是为了消化这笔银子,直接凭空捏造,这还好些。”朱翊钧由衷的说道。
“凭空捏造?”王国光一愣,这什么玩法?简直是闻所未闻。
“额,泰西就喜欢用这种法子,就是凭空捏造,一袋二两重的衬套,就能卖44两黄金,费利佩二世之所以建不出五桅过洋船,也是基于如此原因,实在是太贵了。”朱翊钧稍微解释了下,什么叫凭空捏造。
“费利佩国王的审计是干什么的?一袋二两重的衬套四十四两黄金!”王国光被泰西的玩法震惊的无以复加,如此贪墨横行,审计呢?监察呢?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派出去的审计,可能会死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背后中十英、杨廷用等人在面圣之后,获得了一笔赏赐,每人一百银的恩赏之外,则是一人一件精纺毛呢的大氅,还有来自陛下赐予的四把燧发火铳,以及六瓶一箱的国窖四箱。
“陛下让四位把总回到浙江,遴选锐卒四千五百人前往长崎总督府,与此同时,清汰九营老弱军兵,对九营4.5万众进行增补,补齐4.5万人的编制。”李佑恭详细交待了四位把总的工作内容。
回浙江、监斩吴善言等一千二百众,而后遴选锐卒、补充兵源、前往长崎总督府灭倭。
补充兵源是大司马曾省吾在廷议中的建议,九营编制不满,大部分都有缺员,吴善言超过一百条罪名里,就有一条是他在吃空饷,补齐编制,九营仍然照旧出巡抗汛,与此同时,对浙江全境进行水文地理勘测,确定应天府、杭州府、苏州府、松江府驰道,九营日后变成工兵团营。
一个新的旋转门出现了,浙江九营工兵团营、遴选入水师、长崎总督府牙兵客兵、退役后回到九营担任军官,负责浙江鼎建大工之事。
浙江府地方衙门的隐性收入,朝廷也不要,还留在浙江,也是用大工鼎建去分配,但九营军兵必须要吃到一份分配,浙江穷民苦力也要吃到一份分配,驰道是公共建设投入,修通之后,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三爷,咱们不是造反了吗?皇爷为何还给咱们这么多赏赐?”杨廷用看着自己一大堆的赏赐,有点懵,他们都造反了,如果说面圣还是皇爷为了稳住浙江九营,那这额外的赏赐,就有点怪了。
“造反?谁造反了?胡说英厉声说道:“是入城剿灭坐寇!在剿灭坐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吴善言欺上瞒下的罪证!”
“明明就是兵变…”张文远嘟嘟囔囔的说道:“当初我都想好了,人死鸟朝天,无论如何都要把吴善言这个狗官给杀了!还有他那群走狗!”
“陛下自然有陛下的考虑,你在质疑陛下的英明吗?”马文英严肃的问道。
“没有!陛下英明!”张文远连连摆手,他就是没想通陛下为什么这么做而已。
马文英回到了浙江双屿港的时候,已经是十月末,十一月初了,小冰川气候的影响下,杭州的西北风是透骨寒,连西湖湖面都结了一层薄冰,而刑场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真的不务正业 最新章节第六百五十二章 永昌门外人头滚滚,网址:https://www.xbqg9.net/46/4685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