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变 君子处事,有经有权(2/5)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元辅先生、海总宪所议。”朱翊钧看无人反对,便选择了海瑞的决定。
海瑞听完了皇帝这一通总结,惊骇的看着十岁人主,这是什么话?这是个十岁孩子能说出的话吗?又看着稳稳的坐在左边第一位置的张居正,这张居正到底是怎么教出这等人君的?
张居正当老师这么厉害的吗!
“陛下圣明。”张居正俯首说道,他看着海瑞一脸震惊的表情,带着笑意。
这才哪到哪?让海刚峰惊讶的事儿还很多。
“陛下,臣有本启奏!”海瑞并未归位就坐,直接绕开了内阁首辅张居正,对着月台上的皇帝俯首说道:“陛下,臣请彻查徐阶侵占良田二十四万亩,祖宗定黄册鱼鳞册,收天下资财以安天下,朝廷藁税,乃是礼之常经,徐阶侵占田亩,此案若不追究,政松国弱纲纪冥堕,徐阶若不还田,国家财用大亏无用,天下失道!”
二十七位廷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眼中皆是果然如此。
海瑞还是那个刚正不阿的海瑞,他这个人眼里揉不得沙子,徐阶的案子,到现在,徐阶都没还田,这件事,不算完!
当国首辅、帝师张居正,那是徐阶的学生,海刚峰说这番话,有没有考虑过张居正的面子!
海瑞回朝是朝中狗斗,其实说到底,还是皇帝为了不让科道言官附和晋党一众,对谭纶连章弹劾做出的妥协,谭纶被弹劾是他背弃了晋党,投效了张党。
现在海瑞回朝第一天廷议,立刻就上奏说要继续追查当年未尽之事,徐阶的学生张居正、陆树声还在朝堂上坐着,海瑞真的是一点面子不给。
陆树声立刻站了起来说道:“海总宪,朝廷优老之德,行其私耶?”
“彼时奸臣严嵩父子当朝,朝中臣子多依顺奸佞,不敢仗义执言,是何人诤谏,将严嵩谴黜、将严世藩定罪?”
“世庙哀冲太子、庄敬太子相继夭折,主上不再立太子,建储乃国之大典,圣意欲迟迟,亦无人敢不敢显谏,又是谁负物望,膺主眷,从龙有功?”
“徐公更是一扫嘉靖年间积弊,方有今日之成效。”
“徐公只是稍涉偏差,尔如此苛责,只为了那些许清名,枉顾朝廷优老之德,追击徐公,又置陛下于何等境地!”
陆树声驳斥了海瑞,而且把徐阶的功劳依次摆了出来,倒严嵩严世藩等一众严党、嘉靖皇帝两个太子相继夭折,嘉靖皇帝不再立太子,一直到最后病逝那天,才确定了裕王登基的遗诏。
而裕王登基的遗诏,正是徐阶写的!
海瑞斜着眼睛看了一眼陆树声,嗤笑一声说道:“可笑。”
“你!”陆树声完全没想到只得到了两个字,可笑,那种轻蔑和不屑一顾,像极了张居正平日里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笑话一样。
杨博则是一言不发,让葛守礼稍安勿躁,海瑞回朝肯定要追击这个案子,这个大家都想到了。
海瑞看着皇帝陛下,十分确信的说道:“陆尚书,严世藩浊乱朝政,盗弄威福,磬国帑,竭民膏,终尝恶果,严党为何倒台?严嵩老矣,严世藩克扣给裕王府的岁赐,先帝输送严世藩一千五百银!严世藩才肯补发岁赐!”
“此事被世庙主上知晓,主上睿识英断,谴黜严世藩,方才倒严。”
“再论这从龙之功,哀冲太子、庄敬太子薨、五、六、七、华殿内,都是一片静悄悄,还有人小心的打量着台上的小皇帝。
有些话题是不能碰的,世庙五六七,乃是徐璠督大工营建。”
“徐阶侵占田亩也是假的?华亭一县、松江半府膏腴皆姓徐,田契案卷历历在目!”
“徐阶与朱堂等豪商经营布庄是假的吗?到现在京师,还有他们徐家的布庄。”
“松江府多棉田,徐阶竭泽搜刮民膏,纵家奴低价收棉,百姓苦不堪言,乃是我在松江府治水时亲眼所见!”
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这是海瑞在《治安疏》里的原话。
朱翊钧反复研读过好多次海瑞的治安疏,这话怎么看,都不像是好话:严嵩被罢免之后,徐阶当国,也就和严嵩未做宰相之前一样,不是什么好世道。
海瑞和陆树声这一次的交锋,陆树声落入了下风,一时间有些哑火,不知道如何反驳。
事实上对徐阶的追击并没有因为海瑞致仕而终止。
在海瑞致仕后,徐阶希图再起,高拱一看这徐阶还想再起,就一直在追查徐阶的案子,海瑞这些话,并非虚言,而是信实之言,陆树声处于下风,完全是因为严嵩干的那些事,徐阶也在干,甚至是有过之无不及。
这让陆树声如何申辩?大家讲规则含糊其辞,都是抛开事实不谈,你非要讲事实,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这还怎么辩论?
陆树声有些求助的看向了张居正,而张居正却一言不发的翻动着手中的奏疏,似乎这一切跟他没什么瓜葛一样。
陆树声用力的咳嗽了下,张居正仿佛才回过神来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真的不务正业 最新章节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变 君子处事,有经有权,网址:https://www.xbqg9.net/46/4685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