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绊倒巡按(1/4)
作品:《神秘让我强大》闻人升吩咐之后,三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义子,就去活动了。>
此时的孩子可和后世人不一样。>
他们一个个能在艰苦的流民生活中能活下来,没有一点精明,那是做不到的。>
两日之后。>
李大三个义子就将闻人升的吩咐给搞定了。>
这个吴巡按的非法之事太好找了。>
因为他就根本就没有任何掩饰。>
说实话,大明官员就是明目张胆的作恶。>
谁会做什么掩饰?>
多此一举。>
真要倒霉也不是因为作恶,而是得罪了更大的官。>
得罪了更大的官,你再怎么掩饰,也是没用。>
因为还有一招,叫“心怀怨望”,没有证据也能办你。>
这个吴巡按最大的罪证就是勒索良家。>
极为贪财。>
来到阳和城后,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之前已经靠着勾结胡经历,和买了十三家背景不大的商户。>
吃相极为难看。>
平均家产都在3000两到6000两之间。>
这一次盯上谢长庚,是想一口吃个大的。>
一般商家都是多少有背景,或者靠钱勾搭出一个背景来的。>
问题是这家伙靠着巡按之尊,根本不讲规矩,就是硬吃硬来。>
而诸多官员也畏惧他向上弹劾自己,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发一言。>
反正这阳和靠近北境,贸易发达,尤其是走私贸易,这些商家大大小小都有走私背景。>
所以真要查办起来,一个也跑不掉。>
而且吃了这些又会有人前仆后继跟上来。>
小民就是这样。>
北方边镇苦寒,水利又不兴,种地活不下去,只能靠着经商求活。>
这里就是晋西北之地,北面就是蒙古诸部。>
也就是时人所称的北虏,蒙古诸部内部非常复杂,在大明人眼中,统一就是北虏了。>
要让他们分清什么漠北,漠南,东部蒙古,西部蒙古,各种台吉,济农,那真是太为难他们了。>
实际上,大部分官员都不清楚。>
一说起来就是北虏凶恶,擅长骑射,时常寇边。>
就在几十年前,察哈部答安汗还率20万牧民,3万甲骑攻破边墙,包围京师,天下震动。>
入寇者到底是哪一部蒙|古,其实没有几个官员说的清楚,也只有少数几个知兵的官员和常与蒙|古交战的边将们,清楚内情。>
这个吴巡按,就是来阳和巡边,然而对方根本没用心在边事上,反而是一心捞银子。>
如果闻人升估计没错,对方出来一趟,就捞了差不多五万两银子了。>
难怪没有家族背景的京官们,大多走的是借钱度日,外放还债。>
这个吴巡按可是一口气吃肥了。>
而且他已经吃上瘾了。>
算算时间,这个吴巡按还有一个月就要回京述职。>
看来是要疯狂的捞上一把。>
至于选中谢长庚,也是因为对方的靠山倒了。>
其实像谢长庚这样家产过万的商人,相当有实力了。>
世代经商,几代本地,总会结交上县令、参将,几个秀才、举人等等。>
这种人不好动的。>
别觉得万两家产就很少了。>
在大明这种背景下绝对不少。>
如今土地不过是5两一亩,两万两的家产就是4000亩土地,这绝对是个中等地主豪强。>
只是对方真要是拥有4000亩土地的地主豪强,那背景绝对更大了。>
因为背景小的,这土地早就让将官、官员给抢走了。>
他们对土地的渴望,比对银子的渴望还大。>
因为有银子往往也没办法买到土地。>
大部分好地早就被人给抢走了。>
王府、太监、勋贵等。>
闻人升看明白这些之后,就去找王巡抚。>
这些天,王巡抚心情不错。>
靠着闻人升的识人之能,他清理了自己的幕僚、直属吏员、衙役、师爷等……>
提拔了一批秉性老实,干活卖力的人员。>
明显整个巡抚衙门上下风气一变。>
他正在准备一件大事。>
都说官员干不过吏员,那是大面上,但具体到每个官员,还是大有不同。>
那些秉性强悍,精明能干,手段高强,精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神秘让我强大 最新章节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绊倒巡按,网址:https://www.xbqg9.net/47/47152/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