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辩音识字(1/2)
作品:《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小羽摇头道:“虽然我如今和窦耕烟成了朋友,当称窦逸琳一声‘老伯’,可我依旧要实话实说——他的气,略显猥琐鄙陋,不配称为浩然正大。”
黑妹勃然大怒,“好你个羽凤仙,竟然又变着法儿辱骂我!为了骂我,甚至连朋友的家长也一起羞辱。”
小羽奇道:“因为坦诚,因为不愿虚言应付你,我甚至没替朋友家长遮丑,你不感激我的真诚,反而说我骂你,这是什么道理?”
黑妹道:“你刚说能察觉我身上的浩然正气,是因为你见过窦逸琳。
岂不是在说我的浩然正气和他的很相似?
结果你转头又说他的浩然之气不配称为浩然之气,甚至显得猥琐鄙陋。
这不是在拐弯抹角说我的浩然正气猥琐鄙陋?”
小羽有些无语,“你太高看自己了,窦逸琳的浩然之气,略显鄙陋是没错,但与你相比,你如同萤火之光,他则是天上明月。
不过你的气略显稚嫩,却未必不是好事,至少比他的纯粹些。”
黑妹既是怀疑又是惊奇,问道:“为何他如明月,却略显鄙陋?”
小羽反问道:“浩然正气是什么气?”
黑妹道:“是读儒家典籍,从先贤那儿继承的人间正义之气。”
小羽惊讶道:“你该不会是个没有传承的野路子吧?”
文芷若黑脸微红,争辩道:“我读的圣贤书,哪本不是儒道真传?
我儒家以孔孟为师,以诸多先贤为友,不存在野路子之说。”
——这黑妹竟真是个野路子!
小羽先是惊疑她的天赋,又慢慢感到释然。
大概这个黑妹所说的“以先贤为师”,才是儒家正道。
用仙武秘籍来修炼浩然正气,反而有点邪道。
在读书寻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诞生的浩然之气,才是真正的儒道之气。
不过,努力不敌神通,哪怕思想境界再高,如果不能用仙武秘籍将思想境界转化为儒道神通,依旧只是个凡人。
很多时候,凡人声嘶力竭呐喊出来的“道与理”,远不如一柄杀人如麻的利剑来得有效。
“利剑”可以不拔出来,但不能没有。
“或许你说得对,但养出浩然气是一回事,如何使用、保养、壮大‘正气’,又是另一种道理。
窦逸琳和西鲁孔家关系很好,他的浩然正气应该是最正宗的练法。
但他读了万卷书,却没把握住浩然正气的本质。
包括你在内,你也只得其皮,未得其骨。”
黑妹这次没激动大怒。
她正色道:“如果你说的有道理,你就是我的老师。
如果你妄图用巧言诡辩卖弄自己的小聪明,我会深深鄙视你。”
小羽笑道:“浩然正气的本质其实十分简单,宗师了。”
她有“浩然正气”的口诀是没错,但练法上窦耕烟让她多读书。
以文芷若的天赋和经验,说不得真能帮她养出第一口浩然之气。
养出第一口浩然之前后,再修炼窦逸琳的心法口诀,事半功倍。
那时她就是“道儒双修”了。
道家炼气,儒道养神,似乎很不错。
之后两天,除了教授儒家学问,黑妹果然开始传授小羽凝聚浩然正气的心得。
浩然正气的练法,小羽能触类旁通,反而容易理解。
黑妹讲的儒家学问,却是让她非常头痛。
黑妹并非针对某本典籍、某句经典泛泛而谈。
如果她像“百家讲坛”那样讲故事,小羽一定听得津津有味,还收获颇丰.黑妹是真有水平。
可黑妹不搞“百家讲坛”。
她像个准备毕业论文的博士生,针对某一课题深入地研究、探讨。
太专业了。
没有一定知识积累,压根听不懂。
即便是饱学之士,也听得十分吃力。
面对小羽想听“百家讲坛”的请求,黑妹半是嘲讽半是感慨地说:“如果我真按照你说的讲,西蜀的读书人别说捧着我、敬着我,早把我当成欺世盗名之辈打出门了。”
这的确是实话。
小羽原本是一张白纸,目前学儒,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相当于在平地上铺一层沙,不用太深,但要宽广,要将地面覆盖。
蜀国的读书人不缺广度,反而要找准某一块地面,使劲往下凿,谁凿的更深,谁就是大儒、是宗师。
比如第一天黑妹论述“周易之礼”的发展。
第二天,黑妹又以《毛诗》为例,讲解“识字辨音”。
单纯一个“敦”字,她竟然讲了十七种读音!
小羽听得头都要裂开了,而且深切认为“敦”的几种读音,就和“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一样,完全没意义。
黑妹却正色道:“读书的第一大难点,莫过于识字,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最新章节第192章 辩音识字,网址:https://www.xbqg9.net/47/47223/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