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得意失意(2/2)
作品:《国潮1980》>
如果说,今天亲眼眼瞅着那么多好东西被人拉走,是他命该如此。>
他还能强压下了怨气,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的话。>
如果说,他最后付出了四万块,所买走的那些东西。>
竟然没能找到几张像齐白石、潘天寿这样的名家力作。>
他也只能承认自己运气不佳,终归还是因为便宜的价格,做到了勉强接受现实的话。>
但港城那边传来的一个好消息却给了重重的一击。>
让他认识到自己毕生中最宝贵的一次机会失去了,为此再也无法保持风度。>
让他对于宁卫民这个买走了大部分书画的人,也情不自禁涌起了从未有过的强烈嫉妒。>
敢情就在两个小时钱,苏富比在港城举行第一次华夏近现代名家绘画拍卖会上。>
傅抱石送给熊式一的一幅《湘夫人》,落槌价居然高达十八万港元。>
十八万啊,仅仅是一幅画!>
虽然徐华铭并不清楚宁卫民买走的那些书画里到底有多少傅抱石。>
但他上次进库,仅仅草草一观,就发现了不下六七幅,还都是大尺寸的。>
照他的估计,至少库里应该有几十幅才对。>
天知道,他错过了些什么!>
他简直不能再继续的这也想下去!>
如此的遗憾,真不如从未曾知晓过才好!>
人和人的命,别看仅仅就差了一步,可就是天堑之别啊!>
…………>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这就是生活。>
而失意人的失意,往往是由得意人的得意而造就的。>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但无论怎么样,临近尾声的1981年也应该算是一个好年份。>
因为和一下提高了八种副食品价格的1979年相比,和商品价格乱搭车涨价严重的1980年相比,1981年的市场价格涨幅已经趋于平稳。>
在这一年,京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零售指数只分别上升了1.3%和1.4%,其中食品价格也只是上涨了2.9%。>
同样是在一年里,我们共和国,在经济和精神风貌整体向上的通过时,也还开始着手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
正是这一年的年底。>
国家通讯社分社一个姓宋的记者,到东阿县采访写通讯稿,《只要你能昂起头——记瘫痪姑娘玲玲》。>
玲玲学名张海迪。>
当这篇报道出来后,不但张海迪本人的人生轨迹为之改变,许多因为这篇报道而感动的青年,一样获益良多。>
也是这一年的年底,四十七岁的陈景润终于当上了父亲。>
这一年,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一直以来都默默无闻的数学家陈景润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偶像。>
但是直到生下孩子,他们家依然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
由于一直以来的人事制度以及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城市中个人的工作都是由国家统一分配。>
而工作的调动必须经过复杂的手续和旷日持久的等待。>
两地分居就成为当时这个时代,许多家庭必须面对的困难。>
不过同样是从这一年开始,共和国已经开始着力解决这个问题。>
仅仅1981年当年,国家就解决了三十万户家庭的实际困难。>
两年后,在当代伟人的关照下,陈景润的妻子也由武汉调到京城。>
最后,还是这一年的年底,华夏同胞两岸联谊会成立。>
其作用在于协助岛上同胞来大陆经商,投资、建厂、办校、讲学、做研究活动。>
于是,被迫分开,中断联络已经三十多年的两岸同胞,无数个家庭,终于就此开始恢复往来。>
许多互相割舍不断的亲人和故人,从此有了再聚首见面的可能。>
喜欢国潮1980请大家收藏:(.sodu777.)国潮1980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 国潮1980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四章 得意失意,网址:https://www.xbqg9.net/47/47380/224.html